日历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搜索标题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 访问量: 721
- 日志数: 8
- 图片数: 5
- 建立时间: 2007-12-29
- 更新时间: 2008-04-07
我的最新日志
-
日本人最恨的著名油画!!!
2008-4-07
这是中国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
这是一幅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过目不忘的油画,它展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组成,宽3.2米、高2.1米,画面主体是堆积成山的尸体。左侧为“屠”: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站立着,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中间一联为“生”:在尸山的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喊着。右侧一联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整座尸山的后面是奔流滚滚的长江。
这幅油画在海外巡展时曾引起巨大轰动,常常见到西方的观众在画前默默伫立,久久不愿离去,许多人都泪流满面。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人对展览的成功感到不舒服。一些日本人也来参观。他们走后不久,就有人打电话来,要求主办者撤下《南京大屠杀》。随后,主办方又接到了日本大使馆打来的电话,再次提出撤画的请求。 -
油画将进调整期 当代油画投资前景未必乐观
2008-4-07
《血缘系列:同志120号》
目前,中国当代油画的交易价格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万、上千万元,在纽约和香港地区为代表的拍卖市场上,中国油画无论在成交额还是成交量上,都远远超过了中国书画,一时间一个新的投资浪潮似乎就在眼前。但中国当代油画的投资前景真如目前所表现的那么乐观吗?
“一件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在一个漫长而又稳定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而中国当代油画的价格却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暴涨形成的。快,一切都因为发展得太快,如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才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向记者表达了他对当前中国油画市场的看法。
目前,中国当代油画的交易价格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万、上千万元,最新的冠军该是徐悲鸿的《奴隶与狮》,在2006年11月底香港佳士得的秋季拍卖会上创造,成交价是5388万港元。在纽约和香港地区为代表的拍卖市场上,中国油画无论在成交额还是成交量上,都远远超过了中国书画,一时间一个新的投资浪潮似乎就在眼前。但中国当代油画的投资前景真如目前所表现的那么乐观吗?
价格定位不合理
“以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2006年秋季拍卖会中的拍品估价为例,一件齐白石的国画作品《毕卓盗酒》,被认为是大师人物画中的精品,其估价在80万元至120万元之间。而一件张晓刚的油画作品《血缘系列:大家庭》估价竟达880万至1200万港元。齐白石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曾任中国美协主席,其知名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张晓刚,1958年出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职业画家。在中国13亿人口中,可能99.99%以上的人都不知道张晓刚何许人也。然而,就是这两位在年龄、知名度、艺术成就、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不能同比的画家,他们画作的涨幅却出现了背离,中国油画价格定位的不合理性由此可见。”某美术界人士指出。
价格暴涨。以张晓刚为例,其作品《血缘系列》在2005年5月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57万元成交,而到了2006年3月,其属于相同系列作品的《血缘系列:同志120号》竟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97.9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83万元)成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作品价格上涨了13倍之多,涨幅之大令人瞠目结舌。著名收藏家、画家耿直说过这样的话:奇怪,当代画家的应酬画怎么卖得比宋元的精品画还高啊。
据说在凤凰卫视,吴冠中说,现在我的画卖得那么高,很伤心。吴老之所以高兴不起来,据查这些画原来都是送友人或某些单位的,后来流到社会上,拍了高价钱。
人为地“炒作”与“操纵”
这位美评人士还指出当代中国油画价值不高。中国书画的起源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至今不过百余年,其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显得陌生。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也从未把中国油画列为顶尖艺术。相对于那些已经进入艺术成熟期的西方油画来说,中国当代油画还显得缺乏艺术创造力,略显稚嫩。因此真正能进入西方艺术殿堂、被全世界所认可的中国油画家寥寥无几。有些年轻的艺术家,像方力钧,受到国际艺术界在学术上的认同,主要是考虑他的艺术与当代社会有重要的联系,而并不是从油画这个角度上认同他的。而像陈逸飞这样的艺术家,虽然商业很成功,但是没有学术地位。
此外,与中国书画主要散落在民间相反,现在市场上的中国当代油画主要集中在画廊、画商、外国机构以及画家本人手中,相对于持有者分散的中国书画而言,中国当代油画更容易被人为地“炒作”与“操纵”。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画廊、画商、外国机构甚至画家本人往往与中介机构合作,联手包装画家,利用各种方式为画家造势,并最终达到操纵画家作品价格的目的。而在这些机构与个人的联手操控下,真正的藏家根本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购入心仪的作品,而一旦以高价位接手这类被操纵的当代油画,其结果只能是被“套牢”。这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美评人士还指出,购买经过暴涨的中国当代油画,投资者可能面临赝品、变现难、保管不易等风险。
呼唤精神与品格
面对油画市场“谁的画卖得价钱越高谁的画就好”这一现象,中国油画学会近期举办了“精神与品格———中国油画写实研究展”,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诗人闻一多的儿子闻立鹏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市场化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艺术家特别要注意的是防止低俗化的倾向,要守住自己的价值观,不能降低艺术品格,放弃美好理想。“要稳住阵脚,内心不能乱。内心一乱,笔触就会发飘。”据闻立鹏教授透露,央视在今年锁定了50位当代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写实风格油画家,摄制了50集电视专题片,此次画展不仅产生了一批令人瞩目的艺术作品,而且进行了学术研讨。从欧洲19世纪绘画发展史上的“现实主义”的文化脉络的梳理,直逼“写实主义”与“写实油画”的本质特征;从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写实油画”的剖析,揭示写实油画与中国油画的内在联系;从艺术发生论的视角,理解“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从艺术方法论的高度,阐述写实油画并不排斥“精神品格”;从艺术意象论的命题,探索写实油画的“诗化”;从艺术时空论的立意,关注写实油画的民族化;从艺术演进论的立论,把握写实油画的时代精神,从而舒展了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文化演绎。
对油画中的写实问题,靳尚谊明确表示,写实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手法,其实,把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集于一身,也可以说“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在这次展览中,靳先生的《八大山人》画得意犹情真,景深韵足,色调沉稳而思潮涌动,手无笔杆而驾驭笔墨,处理老到,画面经典。
美术评论家毛时安认为,中国写实油画面临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焦虑”。“第一是文化过渡的焦虑,不少画家一心想与西方接轨,取得真经,但留洋回来往往丧失自我,武功废弛。第二是市场经济的焦虑,面对火爆的艺术品行情,有些人不惜降低品格献媚于低级趣味及暧昧情调,炮制一些瞬间性、消费性的产品。特别是那些艺术观念没那么深的人,更容易被市场吞噬。第三是现代艺术挤压的焦虑,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画家的主体意识发生了偏离,一切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行事,陷入了不能自拔的迷局。所以本次画展的宗旨很有警示作用,精神与品格是自我拯救的力量,也是可贵的文化资源。”
2012年后油画进入调整期
油画作为从外国引进的画种,经过几代中国艺术家从吸收到创造的努力,在现代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靳尚谊等一代画家把发展油画当作自觉担负的文化使命。“我把肖像画创作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要体现我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艺术家在当代更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关注艺术生命力自身需要的技法和本体要素,重视个人品格和修养。”
艺术品市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公认的三大投机市场,最容易产生资产泡沫,有业内人士预测,现在就谈中国油画的“泡沫”为时过早,中国当代艺术还会乘着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东风”再火上一把,要到2012年之后,才会进入一个调整期。对此,中国油画学会表示,作为国家的美术研究团体,工作的重点是学术和理论,而非市场,现在有些主流油画家热衷于去画大款、巨富,很难引起社会的共鸣,从这个层面上讲,艺术家对那些弱势群体和边缘族群的关注,肯定更有生命力、更具有艺术的时代意义。
-
内省的张力:中国最年轻一代的艺术
2008-4-07
如果说西方善于运用与“现代性”相关的词汇来描述这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文化状态的话,那么可以这样说,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还的中国,正在超速实践着西方一个多世纪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发展的全部历程。中国的最年轻一代艺术家就是在这样日新月异的“变革”中成长起来的。
这代艺术家有着更为敏锐和多变的神经,他们徘徊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之间,又游离于这两者的边界之外。或许说当下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无根的历史,或许说当下中国关于西方文化的思考仍然停留在片面的嫁接中,但是这两者无疑在语境的竞争间共同构筑了一个交互文化的平台。这样的结果之于最年轻一代的艺术,既非“融合”,也非“一体化”,更不存在古今中外话语权的对立或者转化,而是用一种自我表述的方式显现着个体化的内省的张力。
另一个角度,从精神本源上考察,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化界充满了“学术性”反思与“新潮性”运动,90年代又标榜着商业“中心主义”的和西方“全球一体化”,进入21世纪,错综复杂的消费化、媒介化、技术化、图像化、制度化、网络化的交互情景主导了个体性生存的价值判断,如此的历史沿革,所产生的只能是在文化资源共享情况下寻找自我精神解读的更大可能性。从“电视”、“电脑”到一切“电子化产品”的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是大批量信息的共振,纷繁芜杂的网络虚拟化生活挑战了文化身份的现实追求和评价标准的统一模式,尤其关于存在意义和方式的新一轮追问消解了中国“符号”背后的历史深度……这些都充斥在新一代艺术家二十多年来的整个人生历程中。“非中心的”、“不确定的”、“偶然的”、“不可规范化的”,似乎“后现代主义”特征就是对这代中国艺术的合理解读,那么在“国际”的观照下,我们又如何阐释“中国”二字呢?
中国关于“国际”的想像,是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种、语言、习俗的共同体上的,这个共同体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而始终夹杂着“仰视”西方的眼光。我们加入“国际”语境的前提是顶礼膜拜西方建构的一套通行的游戏规则,当“国际”与“本土”,“世界”与“民族”日益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对立时,无论选择哪一边,答案其实都指向了西方标准所制定的公式结果。正因如此,中国所谓的“现代性”乃至“后现代主义”文化,都是“西方”一再“输入”中国后的表征和追加。当“西方”大行其道之时,我们只能用他者的后见之明重述自我的差异化,这一点其实在近年来的中国社会中越来越根深蒂固。当然,我不是崇尚中国的传统文化卷土重来,也不是要构筑一个完全独立的只有中国的“国际”想像空间,而是认为当下中国的艺术发展早已经不再是“一极”或者“二元”的状态,在多重交互之中,形成了这个特定时期的艺术内部的自律性和外部的延展性,西方和中国都将在现已搭建的综合语境里,寻找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由此,中国最年轻一代的艺术试图颠覆“过去”的记忆,通过独立反思、独立阐释来培养内省的自觉。内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自我对白,也是自我表现、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实现背后的深层根源,在这代中国艺术中尤为明显——诚然,我们不需要过多考虑有没有“内省”,而是在“内省”的过程中,当下中国最年轻一代的艺术有多少“张力”?而这个“个体内省”又将扩大为怎样的“共同张力”呢?
-
比“书法申遗”更重要的是传承
2008-4-07
近年,韩国对于“申遗”非常积极,除了“端午祭”申遗成功、将“中医”改头换面为“韩医”的申遗工作也正在开展外,现在又将申遗项目投向了书法——甚至提出要废除中国“书法”、日本“书道”等名称,而统一使用韩国的“书艺”。为此,上海著名作家赵丽宏日前在两会上提出了“将中国书法艺术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和提案(见3月11日《新闻午报》)。
中国有着5000年灿烂的文明史,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这是得到世界认同的共识。当然,从韩国“申遗”也使我们看到,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传承的问题。如同围棋一样,发端于中国,而现在的优势并不在中国,好在在最近的一次中日韩三国团体比赛中总算第一次拿了冠军,否则,不知道何时,日韩两国又有可能将围棋也列入他们的“申遗”项目了。
正如许多书法界专家所言,在建议为中国书法申遗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滑坡的问题。尤其在网络时代,电脑的普及更是加剧了中国书法传承的危机。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是不争的事实。从韩国为“书艺”申遗的压力下,发扬光大书法艺术的世界影响力,这才是国人的责任所在。
有关书法,余秋雨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今天看来,用这种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看来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中国书法重现昔日的辉煌,要有一个“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文化人格气韵”。
现在,有关部门已把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之中,其实,更应该把书法教育也列入其中,书法不应只是课余的一种自愿参加的兴趣活动。如果我们自己重视了祖宗留下来的书法艺术,这比起去与人家争一个名分更有文化价值,我想,这也是“申遗”的根本目的。吴为忠(特约评论员)
-
现代美女绘画集-01-Baron von Lind画集1
2008-3-04
现代美女绘画集-01-Baron von Lind画集1
ABBEY_D.jpg
ALEXANDR.jpg
ALLISO_0.jpg
AMANDA.jpg
AMBER_D.jpg -
西游记--大闹天宫(电影版)背景设计图--经典发布01
2008-3-04
西游记--大闹天宫(电影版)背景设计图--经典发布01
1.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
中国网民数突破2.1亿 年初将成全球第一
2008-1-17
1月17日下午13时30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目前中国网民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CNNIC预计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尽管网民数的增长使得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至16%,但仍低于19.1%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域名总数达到1193万个,年增长率高达190.4%,增长的主要拉动来自国家顶级域名.CN,CN域名数量已达到900万个,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4倍;CN域名下网站数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0.6万个,在150万的网站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
互联网呈现向下兼容的趋势
CNNIC报告首次对新增网民构成进行了细化分析。2007年新增网民中,向各层次扩散的趋势明显:18岁以下的网民和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互联网。
另外,CNNIC数据显示,快速增长的农村网民成为新增网民的重要组成,7300万新增网民中的4成,即有2917万来自农村;截至2007年12月底,我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这一数据表明:农村网民的高速增长,使得农村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互联网消费市场,随着 “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乡乡有网站”等乡镇信息化普及工程的推进,农村互联网市场必将大有可为。
网络基础资源发展势头仍然强劲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长,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发展势头也“当仁不让”。作为基础地址资源 “根本”的IP地址和域名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8%和190.4%,保证了互联网的发展需求。截止2007年12月底,我国IP地址数已达到1.35亿个,但与每个网民一个IP地址的基本需求相比,缺口还很大;国家CN域名在2007年迅速崛起,涨幅高达4倍,即每天增长2万个,创下了世界域名史上增长奇迹。CN域名和CN域名下网站双双大幅度超过国内COM域名,巩固了国家域名的主流地位。另外,网站数、网页数和网页字节数均以超过60%的速度增长,网民可以享用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
数字娱乐成为中国网民网络应用的重心
对于互联网多种应用模式的解读是本次报告的一大亮点。CNNIC调查显示,中国网民首选的互联网应用发生了转移,娱乐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最重要的网络应用,前七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排序依次是:网络音乐(86.6%)>即时通信(81.4%)>网络影视(76.9%)>网络新闻(73.6%)>搜索引擎(72.4%)>网络游戏(59.3%)>电子邮件(56.5%),体现互联网娱乐作用的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排名明显靠前,94.2%的网民对互联网的娱乐功能给出了正面评价。数据显示,使用网络音乐的网民高达1.81亿,使用即时通信的网民高达1.7亿,近40%的网民选择即时通信为上网第一落脚点,而网络新闻、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基础应用落在其后,其中“电子邮件”在2007年之前一直位居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应用率最高的榜首。互联网娱乐功能成为网民快速增长的拉动因素之一。
CNNIC挖掘三大优势,加大研究深度
目前互联网产业规模急剧膨胀,成为世界互联网的主流市场,各种细分领域服务与应用如雨后春笋,发展路径纵横交错,网民差异性越来越大。要认知互联网发展现状,需要对中国互联网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CNNIC表示,将由以往偏重数字记录的“统计报告体系”向领域更广、更有深度的“研究报告体系”转变。CNNIC将在十年积累的调查数据和科学经验的优势之上,挖掘以下两方面优势的潜力,第一是作为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行业服务机构的优势,第二是多年来与国际互联网界的合作研究和交流的优势。新的研究报告体系将延续十年互联网统计报告客观、公正的风格,以更权威的数据,更科学的研究方法,更深入的研究分析,更前瞻的策略建议,为政府、企业和网民提供参考。
-
宋庄画家村的“生存”和“毁灭”
2007-12-30
2007年12月17日上午10时35分,宋庄“画家村”画家李玉兰农房买卖案终审判决,维持此案7月宋庄法院一审原判,认定宋庄“画家村”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它让宋庄艺术家群体焦虑万分:她的败诉,意味着其他在宋庄购房的艺术家也将面临腾房的命运。从1994年开始艺术家陆续在北京周边购买农村房屋到2007年的一系列艺术家与农民的纠纷,让人们看到地产的升值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农房纠纷是目前艺术市场热,带动艺术家聚集区地产升温下的一个激化现象。如何顺利解决矛盾需要多方的努力。宋庄农民房产案的纠纷将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与艺术产业息息相关的艺术区地产会走向哪里?被纠纷缠绕的艺术家们命运如何?此事件引发的诸多问题需要各方长时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