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艺术社区是我家!
  • 2008第二届21ART.CN全国艺术家联展(报名、征稿、参展、备展)我们的艺术家联展! *

    2008-04-12 22:33:21

    大家好:
      “2008第二届21ART.CN全国艺术家联展”由2008年2月28日开始网上报名。此届联展将进一步创新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现已在“中国虚拟博物馆 MUSEUMcn.com”开展。
      欢迎大家的再次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会积极筹备,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主办:21世纪艺术网
    协办:中国虚拟博物馆
    承办:上海青雅文化传播
    赞助商:梦雅布艺
       VANCL凡客诚品(男装在线直销)
       卓越亚马逊(网上购物)
       淘宝网(网上购物)
        点击参观!

    组委会构成:(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笔划排序。)
    总策展人:李靖坤
    艺术顾问:方世聪、李醉、杨小阳
    委员顾问:李文彪
    秘书长:何奇阳
    分策展人:关瑞琳、穆昉澜、马宁、孙元元、陶雪平、杨猛

    媒体支持: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三秦都市报、杭州日报、中国艺术报、香港商报
         google谷歌联盟、百度联盟、阿里妈妈、窄告联盟、优笑网、自由网、STV视频网、中国当代报道网、黑框杂志

    08全国艺术家联展开幕

    08全国艺术家联展 媒体相关报道链接

    1、报名时间:2008年2月28日~2008年7月31日(08联展报名已截止。下届联展报名将于09年初开始,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报名费用:免费
    3、作品类型:不限(禁止反动、淫秽等内容)
    4、报名方法:注册会员-->在 x.21art.cn 登录-->开通个人空间-->创建图片主题(上传参展作品)图片主题内请填写作品的名称和类型,并在主题TAG内填入“08联展参展作品”。
      *建议上传前将图片缩小至1280x1280像素以内。
    5、入选方式:2008年7月31日和8月2日分两批公布名单(b类、c类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8年8月1日)
    入选会员请提交个人真实资料姓名、联系电话、地址邮编等,
    并请以小图片报名的作品提交1024x768像素以上的作品大图片,
    提交邮箱:webmaster@21art.cn

                       a)评选类:由组委会对图片主题(相册)内作品水平进行评选。
    a类入选名单:
    漂浮的~~~
    《立春》雕塑
    《无题》雕塑
    <<步步和谐>>雕塑
    司尚林 那天梦到我坐在石头上
    石头.剪刀.布
    《宠物》水彩作品
    <鳄鱼系列>
    <鳄鱼系列>
    《禅—世间说 》纸本...
    黄金搭档
    坚挺的香烟,雕塑
    中国制造,雕塑
    邓喜军:《家乡门前的小河》
    假紫天堂
    雕塑《唇枪舌锉》
    雕塑《核》
    梦境
    梦境
    <追溯.回归> 雕塑作品
    《城市农民系列》 雕塑
    网虫
    花系列2
    08联展参展作品
    白色蜗牛
    毕业创作系列
    张快兴《梦幻1》布面油画50x60cm 2007
    非主流绘画
    具象表现主义绘画
    女人2
    女人1
    《静谧的山川》 尺寸 150-130
    另一种精神状态之《秋千系列》
    油画 作品
    油画创作
    亦白的参赛作品(山水知己系列/水墨)
    《毛泽东》60*60 《雷锋》100*100 《刘胡兰》80*80 《勘探工人》60*60 布面油画
    刘家华作品
    清洁(组画)
    《冰雪 垂钓》 油画
    词-墨汝
    08联展参展作品
    冬来春往
    逆光静物
    色彩2
    跳跃
    情到深处
    《花的歌》
    桃源寻梦
    桃源寻梦
    2008年新作
    08年新作

                       b)人气类:根据图片主题(相册)的点击率进行排行榜。
    入选排名名单:
    03年青海行之塔尔寺 (porin)
    非主流绘画 (张君)
    《禅——文殊行》纸... (权尊霞)
    冬来春往 (下雨的天空)
    《禅——彼岸》纸本... (权尊霞)
    《花的歌》 (下雨的天空)
    亦白的参赛作品(山... (亦白)
    具象表现主义绘画 (张君)
    女人1 (jiguang)
    《禅—世间说 》纸本... (权尊霞)
    08联展参展作品 (teitachi)
    《禅——菩提树》纸... (权尊霞)
    08联展参展作品 (dapengniao85)
    08年新作 (党保华)
    《宠物》水彩作品 (zhoujie2008)
    《禅——海会莲池》... (权尊霞)
    Lisa的写真油画作品... (lisa)
    另一种精神状态之《... (李荣强7474)
    《禅——浮屠僧影》... (权尊霞)
    大美青海系列之二

                       c)评分类:根据图片主题(相册)的网友评分(好评)进行排行榜。
    入选排名名单:
    《无题》雕塑 (fengrenxiao)
    《宠物》水彩作品 (zhoujie2008)
    <鳄鱼系列> (zhouming-110)
    非主流绘画 (张君)
    《立春》雕塑 (shuai)
    白色蜗牛 (jiguang)
    女人1 (jiguang)
    《静谧的山川》 ... (耿洪贤)
    《无题》雕塑 (fengrenxiao)
    亦白的参赛作品(山... (亦白)
    黄金搭档 (画虫)
    《手套》水彩作品 (zhoujie2008)
    08联展参展作品 (teitachi)
    刘家华作品 (刘家华)
    具象表现主义绘画 (张君)
    08年新作 (党保华)
    梦境 (子七)
    另一种精神状态之《... (李荣强7474)
    清洁(组画) (鱼一)
    一缕阳光 (shayu3234)

                       d)邀请类:由组委会邀请参展。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笔划确定时间年龄排序。)
    艺术顾问:方世聪、李醉、杨小阳
    特邀嘉宾:李云集
    总策展人:李靖坤
    应邀名单:郑立、关瑞琳、杨猛、马宁、孙元元、穆昉澜、王刚、徐宁、兰启瑞、张毅、何亚萍、陶雪平、季仁葵、刘南一、杨万君、易军、吴棕桦、瓦内莎·露德芭萝姬Vanecha Roudbaraki (法)。

    6、本届联展现已在“中国虚拟博物馆 MUSEUMcn.com”开展,所有入选并参展的作品将在年底颁发证书。
    7、代理宣传推广:届时将在各类媒体进行大量宣传报道,并在各类网站进行大面积的广告全国联播。所有参展艺术家都将作为21ART.CN旗下艺术家,我们将长期代理推广其作品,协助艺术家们更好的发展。
    8、咨询电话:021-28076851由2009年2月1日起改为“18918811400”

    点击参观!

    07首届联展已顺利结束,在此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谢谢!
    点击进入07首届联展回顾。

    21世纪艺术网
    全部报名参展作品观赏
    http://x.21art.cn/?action_tag_tagid_503_show_all.html

  • 严师出高徒,古训不可丢! *

    2007-03-17 15:01:51

    还是严师出高徒,古训不可丢啊!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变成“草莓型”是因为独生子女制度造成的,我说还有其他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师不严,师长太“可爱”了。

        “师”可以是老师、师父和家长,是一个大环境。人们看到了部分极端的“严”--虐待,于是就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客气。一群群可爱的老师家长造就了一群群“草莓型”的孩子。

        这当然与独生子女制度会有一点脱不去的关系,但主因还是对“自由、平等、发扬个性”的偏面理解造成的。“严格要求、态度严肃”并不是对立于“自由、平等、发扬个性”的。它们应该是同步存在、相辅相成的。

        老师和家长可以做孩子们的朋友,但一定是那种严格督促、有责任感的好朋友。

        虽然说中国现在正对“应试教育”逐步改良,但千年的古训还是不能一下子就丢了,“严师出高徒”肯定比“任其发展”要好,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

  • 《教皇》培根 油画

    2016-06-28 10:34:31

  • 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2010-12-16 12:47:57

      在20世纪,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和“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樑为我国的美术教育建立了三个思想体系:即刘海粟融合中西致美创新的美术教育思想体系;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体系;颜文梁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并重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三个教育思想体系既各具特色,又互为补充,共同为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而比较和研究三位美术教育家的思想与作品成果,将对当代美术教育和创作有所启迪和裨益。

      1、刘海粟融合中西致美创新的美术教育思想体系
      刘海粟卓越而传奇的一生,是从1912年,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开始,其融合中西的美术教育思想,在创办上海美专的宣言中即见端倪:“第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第二、我们要在极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第三、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1924年他在《雕刻学序》中又说:“吾愿国人,一方面固当研究欧洲艺术之新思想新技法;一方面益当努力发掘吾国固有之宝藏。……合中西于一炉”还提出“师欧美诸国之良规,挽吾国美术之厄运,截长补短,急起直追,责在吾人,义无旁贷”。至1979年,刘海粟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以来,在蔡元培“宏约深美”办学思想的前提下,又以“开拓、致美、创新”作为校训。兼容艺术多种学科,下设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尚美学院、成教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就美术学院而言,有油画、中国画、版画、壁画、雕塑、影视美术、美术史论等七个专业方向,并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已大大超越其前身上海美专的教学规模,追溯刘海粟的美术教育和创作生涯,已走过90多年的风雨里程。由此可见,融合中西、致美创新是刘海粟美术教育思想的特点。但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艺术趋向上他从20年代前主张写实,认为:“中国画亦必以摹写真相”为根本,到后来反对写实,经历了大的转变。刘海粟早期写实思想与徐悲鸿的写实思想较接近,重要原因是都受到康有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思想的影响而达成的共识。而后来反对写实,也许是因为写实思想和写实方法不利于他中西融合和创新思想的发展,故此与写实主义分道扬镳。在这个过程中,刘海粟选择了西方后期印象派、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教育体系;换言之,是从对传统的质疑到传统的回归,由此反映了他艺术观的改变和审美心理路程。在油画实践方面,他不同于徐悲鸿有深厚的写实功力,所以,扬长避短,在油画创作中大量借鉴塞尚、马蒂斯绘画的形式和语言。采用石涛绘画理论及文人画的审美意识分析和诠释欧洲后期印象派、野兽派,如他所言“我用石涛的笔调驱使油彩”,重视表现性语言,排斥写实的再现性语言;在国画实践方面,吸取和发展了传统文人画的综合手段,追求毛笔书写力度和泼墨、泼彩,他坚持写生但不赞成写实,十上黄山传为佳话。

      2、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体系
      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与刘海粟的美术教育思想不同,而且写实思想比较稳固而坚定。徐悲鸿认为“美术应以写实主义为主,虽然不一定为最后目的,但必须用写实主义为出发点。”进而解释“写实主义就是现实主义。”这种思想最直接的来源是他8年留法生涯所受的学院主义的写实技法与写实观念的熏陶,以及中国传统画论“师法自然”的写实趋向的影响,最终使他接受了写实主义教育思想,从他20年代末归国,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8年的教学生涯中初步建立,而后在北平艺专、中央美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写实思想的体系。徐悲鸿是一位社会责任感很强的美术教育家和画家,他有一句格言:“尊德行,崇文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这不仅是他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
      演绎,也是他教育和艺术思想的典型反映。在徐悲鸿的教育思想和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这一写实主义的教学体系一直在中国美术教育里起到主导作用,诚然,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选择。其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有:重视造型基础的素描教学,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观点;倾向西方古典主义造型的油画教学,旗帜鲜明的反对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等现代流派;革新中国画的教学,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的观点;徐悲鸿创造性地引进了外来文化的先进因素赋予民族传统新的活力,适应了中国历史潮流的发展,也符合了我们自身艺术发展的规律。徐悲鸿写实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前提是科学的,对培养人才的基础方面诸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发挥了写实教育的优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徐悲鸿的艺术人生、美术教育思想、中国画和油画创作等方面的成就确立了他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主将。他提倡写实并不意味着反对写意,也未将写实和写意对立,他认为:“世界故无绝对写实之艺人,而写意者也不能表其寄托于人所未见之景物上。”写实主义不是艺术家个性的枷锁,相反它是艺术的基础。对于解决我国油画界“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矛盾和国画界“造型深刻性和书写随机性”的矛盾具有借鉴的作用。

      3、颜文樑主张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并重的教育思想体系
      颜文樑创办苏州美专,是1922年9月,比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晚十年,出国留学是1930年,比徐悲鸿留学晚11年,颜文梁当年出国学习,还是徐悲鸿带着蒋碧微到苏州力劝已经三十七岁的颜文粱到法国去学画的结果,并称赞和激励颜文梁,中国会因此出一个自己的梅索尼埃。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有自己的特色,即主张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并重的教育体系,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先后设西画系、国画系、艺术教育系、实用美术系、艺术师范科、动画科等。四十余岁从法国学成归国时,乘坐邮轮,带回500具石膏像扩充教学设备,后人称之为“玄奘取经”。1937年日军攻入苏州,苏州美专变成了日军司令部,500石膏像成了日军的枪靶子。1945年,抗战胜利后,苏州美专在苏州复校。1952年,全国艺术高校调整,颜文梁调任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苏州美专与上海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定名为华东艺专,后又改名为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美专的部分延续为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现已升格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区别于徐悲鸿、刘海粟美术教育思想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的教育思想。研究他的这一思想,对21世纪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和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等具有现实意义。颜文梁重视实用美术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两篇论文中:即《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向》和《从生产教育推想到实用美术之必要》。详言之,早在1936年,颜文梁研究了西方各国美术教育中注重实用的趋向,看到当时许多院校设有图案课及机织、印刷、动画等实用美术专业,体现了工商业的发展对美术的需求。并敏锐的意识到实用美术的重要性,极力主张培养中国实用美术的人材,以助生产之发展。在其《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势》一文中就指出“我们如果留心过去艺术教育的情状而一加分析,则18世纪以前的艺术,其所教育趋向于美的装饰的,而也是再现的。19世纪后的艺术教育则趋于实用的、综合的,而也是创造的。前者是‘模拟自然’以装饰社会美化人生。后者是‘创造自然’以为用社会达人生于善。明乎此理则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向与趋向之若何途径,我人已可了然心中”颜文梁的美术教育思想,并非强调这个否定那个,而是主张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艺术设计)二者兼取、相辅相成。他意识到纯粹美术和实用美术是欧洲各国艺术教育中大力提倡的,而且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二者的长处兼取具有下列优点:A、辅助工艺品之美观。B、艺术因实用之故而得易普遍。C、因利用人类爱好艺术之天性,而生产品得易推销。D、发展研究者之个性。E、实用美术因与社会接触较多,社会易受美的感化。F、实用品上有美的装饰,则无形中人人能得艺术之陶冶。G、艺术家作品因与实用品合作,则艺术需用之处更繁,可使多数艺术家易寻职业。H、学生能将鉴赏艺术在实用上研究,必能多得同趣。颜文梁还认为:“吾国今后艺术教育之趋向,当以经济为其标,道德为其本。易言之即以实用艺术为普遍之研究,而寻求生产上之发展。进而研究纯粹的、美的、鉴赏的艺术。以真为目的,以善为标准,而达于美之极致。前者属于经济,后者属于道德,二者兼取,供今日艺术教育上之应用,间接上必有利益,可断言也。”颜文梁的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艺术设计)二者兼取、相辅相成的观点说明了绘画和设计在观念上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又绝非对立的。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因而设计与艺术是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的,任何厚此薄彼的见解是片面的、肤浅的认识。

      综上所述,三位美术教育家也存在诸多共同点,首先在对待传统方面,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樑都接受传统文化和古代典籍的启蒙教育,有书法功底和学习中国画的经历;共同面对怎样对待和改良、变革中国画的命题。其中有如何引入西方造型观念课题,引进西方科技含量高的色彩学、解剖学、透视学三大体系。购买大批教学用的石膏像,然而,他们也深刻认同中国线造型的基础观念,热爱中国文化和中国画,并抱着改造和发展中国画的雄心,始终持守在中西融合的方式中,徐悲鸿和刘海粟都创作油画、国画,并且书法兼能,而书法、诗词方面又都受到康有为指点,并以弟子礼之。颜文梁固守油画阵地,但不能说他对中国传统书画没有研究,反之,他是把传统的书画意识蕴涵在精湛的油画语言中。其次,在中西绘画的融合方面,他们三人采用了不同的切入点,譬如,徐悲鸿是用西方文化改造或改良中国文化;刘海粟是用传统文化同化和对位现代主义;颜文梁是用西方文化的观照方式表现中国人的文化情感。这些切入点虽然揭示了他们民族审美心理不同的选择。但他们的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同样要受到传统或现代人文背景的影响。概括其共同点则是:(1)共同受康有为变革思想、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说的影响,对传统美术和教育中的弊端深恶痛绝,为中国美术教育和创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是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伟大开拓者;(2)把个人荣辱系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他们都是爱国者;(3)兴教倡美,有担当文化责任的意识,致力于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他们都是学校杰出的领导者;(4)在知识结构中既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又接受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他们是学贯中西的通博之才和大学者。
      因此,不可否认,当代的美术教育是他们教学思想体系的延伸。现在的艺术创作是他们精神和技法的传扬。而且最为珍贵的是他们以中国传统精神为主体消化和融合西方文化艺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文化艺术,可谓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他们的艺术人生、美术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借鉴的价值。21世纪更应坚定的走他们的民族艺术道路,这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颜文樑拍卖纪录 *

    2010-12-16 12:36:00

    至2010年12月16日(点击放大查看!)

  • 吴大羽拍卖纪录 *

    2010-12-16 12:31:12

    至2010年12月16日(点击放大查看!)

  • 何云昌

    2010-02-08 14:27:19

    何云昌简历及展览:

    何云昌,1967年出生云南

    199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3年辞职为职业艺术家,现居北京。

    展 览:

    2005 “墙” 中国当代艺术主题展,北京世纪坛美术馆与美国巴甫洛奥本诺美术馆

    “缘分的天空"深圳美术馆

    “以身观身”澳门现代艺术博物馆, 获以身观身行为艺术国际交流奖

    “十成十” 北京

    “麻将” 瑞士

    2004 "亚洲艺术中心"意大利

    “身体 中国”马赛现代艺术博物馆

    “苏州河的派队”上海东廊画廊

    “藤挪” 北京

    “什么艺术展”西安

    “阿昌的坚持”北京东京画廊

    2003 “沙迦双年展”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人工.呼吸” 北京三合艺术中心

    “基因” 北京

    “我们在一起” 北京今日美术馆

    “丽江国际艺术展示节” 中国云南丽江

    2002 “釜山双年展” 韩国釜山

    “中国现代” 巴西圣保罗FAAP

    “新亚洲艺术精神” 韩国汉城

    “中国当代摄影展” 北京四合苑画廊

    “切入” 北京艺术文件仓库

    “跑、跳、爬、走” 北京远洋艺术中心

    获“中国当代艺术奖”即CCAA奖

    2001 “成都双年展” 成都现代艺术馆

    “发光体” 北京艺术文件仓库

    “错觉时态” 纽约前波画

    2000 “不合作方式” 上海东廊画廊

    “20世纪中国油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

  • 让现代文明更快的摧残人类--何云昌 *

    2010-02-08 14:19:15

              《视力检测》2003年,北京,何云昌注视一万瓦灯炮60分钟,使自己视力有所下降。   

    《抱柱之信》2003年何云昌把自己的一只手浇铸在水泥里,保持24小时。    

     

             《铸》2004年,北京。 何云昌把自己整体浇铸在水泥空间里24小时。

  • 何云昌:弄个半死也挺好的 *

    2010-02-08 14:11:29

    ——第二届前提行为艺术节主题交流记录之二

               



    前提小组在何云昌工作室


    时间:2009-3-29 2:00PM

    地点:何云昌工作室

    人物:何云昌、王军、袁霆轩、小日、洋洋、陆颖

    录入:志愿者李钦宇

    袁:你大概什么时间开始做行为艺术的?

    何:94年。

    袁:那时候是参加活动还是什么别的?

    何:自己做的。在云南也没有其他人,自己想做,然后就做了一个。

    袁:那时侯第一个作品还记得是什么吗?

    何:第一个作品题目叫“破产”,“破产的计划”。就找了七箱报废的那种债券。就是有人买国库卷到期已经兑换过了的那种。在一个开幕式上,它是一个旋转式的天井,从七楼扔下去,就“破产啊破产啊破产了”。然后是,中国这种股份制刚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94年。当时照片都没有拍,就是没有意识说要拍一张照片。我自己没有这件作品的资料,王林拍过,四川美院那个,他当时去了那个开幕式。

    袁:是在云南那边的一个展览?

    何:在云南艺术学院,是另外一个的艺术家的展览开幕式。那个人合计要与我做个行为。因为我们天天捣持想做点别的嘛,觉得画画太烦了,事先我还是好好考量了一下。

    袁:好好准备了下。

    何:简单的准备了下,没有好好准备。(笑)

    袁:之后就开始做了行为?

    何:断断续续的做了一些,没什么像样的东西。一直都是尝试期嘛!我对外公布的这种作品是从98年开始的,那个时候我也做了三四年了嘛,我觉得不合适的东西也没必要给别人看。那样耽误别人的功夫嘛!

    袁:这也不是这么说的,呵呵…

    何:(笑)就是耽误别人的功夫,因为你把你的东西出示给别人看,还是浪费别人的眼视力,没必要。

    袁:你公开大众的第一个作品是什么?不是金色阳光吧?

    何:不是 !是一个叫“预约明天”的,打电话的作品。99年做的。

    袁:然后下面继续的你在水上划剑的那个。

    王:与水对话。

    何:那是99年,跟金色阳光一起的,我压了几年的方案,是没有条件去实施作品。我通常要给别人画点很写实的画或者做雕塑,然后攒点钱就去做作品。好长时间吧,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我有很多时间去完善我的方案。不是那么仓促去做。后来养成一个习惯,可以好好的做下案头,好好的推敲下方案不完善的地方。

    袁:以前你都是比较倾向个人去做那些事?

    何:基本上是自己的事儿,到现在还是自己的事儿,做行为嘛。

    袁:后来你又做了几个现场?

    何:后来,差不多每年都做吧,每年都做一两个东西。

    袁:算起来到现在也十几二十年了。

    何:十几年了。

    袁:你自己这边做行为到现在,你自己是怎么看待做行为艺术这块的 ?

    何:就喜欢吧。喜欢就去做,这个和别人没有多大关系。这种方式虽然很老套,但我觉得也适合于我吧。还有就是它还是一个可以呈现当下状态的载体。但不是最新的,最新的你看象多媒体,影象,数字化,是吧?我觉得选择一种艺术样式还是看个人的偏好吧。我可能偏好行为这种方式,所以做了十几年,有时候还是会讲哎呀不想做了,过一阵子我就觉得还有个好玩的东西就会继续做下去。当中有很多次我觉得自己不会再做行为了,一个人能选择的是很多的,算好了伤疤忘了痛吧。

    袁:你好多行为都是那种非常极端的,个人用尽全力去做的那种,做的过程里会不会想以后就不再做了。

    何:做的时候倒没有。我的作品可以说是全力以赴的,做完之后会有这种想法,不想再做了。但是过完一阵子想到又有个好玩的东西就又想去做。所以我说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嘛(笑)。

    袁:这些作品里面,对你来说特殊一点的,和其它作品非常不一样的,有吗?

    何:可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特殊的,或者说没有一件作品是特殊的。没什么特别的,因为作品一旦完成后于我而言就过去了,严格来说和我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我是这样看待作品的,作品完成之前我会很用心,一旦完成就跟我没多少关系了,一个作品它的品质也不会再改变。所以我需要做的是,在做作品之前仔细考量,而不是做完作品之后去印证,当然印证也是可以的。

    袁:你是不是会想,它已经作品本身的东西了。

    何:从任何角度来说那件作品都跟我没多大关系了,因为它已经过去了。

    袁:所以前期…

    何:对,重要的是前期那个过程。

    袁:这次王军考虑要做前提行为艺术节,他也跟你聊过,你对这次活动有什么看法?

    何:我觉得行为艺术这种方式在中国还是很多人在做的。当然,平时我和外面接触很少的。他(王军)跟我提过一下说要做一个行为艺术节,我说好啊。

    袁:你是觉得跟你以前参加的艺术节区别不大?

    何:我没有参加行为艺术节,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我的工作方式很独立。哦,我之前参加过一次,纽约的那个行为艺术双年展,07年的时候,第二届。行为艺术节,像一些朋友,舒阳啊,陈静啊,还有国外很多人都在做吧。就是把做行为的艺术家约在一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大家来做一些作品,展示和交流。

    袁:共同实施。

    何:对啊。这种方式有它的可取之处吧,但是我个人从来没有参与过。好像想参与却没有参与上,是吧?(笑)后来我想我一个人工作习惯了,就这么做吧。现在外面那些展览,有时他们在合适的条件下让我去做作品,我还是经常按这种方式去做。以前都是自己做,几乎没有观众的,纯属自娱自乐,哈哈。

    袁:你觉得在现场有观众,和自己一个人做一个完整的方案出来,两者有区别吗?

    何:区别肯定有,但我觉得不重要。

    袁:你的意思是观众不涉及到你的作品。

    何:如果是公开的,那自然就会有观众介入到你的作品。如果条件限制或是不管什么原因,你去完成一个作品,观众接触到的只是你后期的文件。对于我来说不重要。早期我都是自己做,后来嘛,几乎每件作品都是公开或者半公开的。

    袁:假设现在是95、96年,你那时候也已经开始做行为了,有个艺术节希望你能参与,你也想要参与其中,你会怎么个参与法?

    何:首先我会很开心啊,这是一个平台嘛,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展示各自的这种想象。如果是在当年的话我肯定很开心,可是当年我们没有这种平台,社会环境也不允许,种种原因吧。

    袁:在你的做法里面,行为和你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会有非常大的关系,你是从社会当时的环境来考虑你作品的实施的。

    何:社会环境肯定对任何时代的艺术家都有影响嘛。我不例外。

    袁:那你会怎么切入它呢?

    何:我只会利用,利用现有的资源,这些作品没那么复杂,还是很单纯的事情。当然你可以做的很好玩是吧,你看现在好多国外艺术家他们是利用高科技来做的。有一个艺术家把他自己做的象个机器人似的,就运用了那种电脑程序,还有机械制作、工程力学,种种都在艺术家的考虑范围之内。我觉得一个艺术方式可能是由来已久的,但是你可以利用很多现有的资源,和这种条件吧。可能这种现有的资源你会觉得它是一种限制。但是我觉得,考虑合适、运用得当,它就是一个资源。再说中国这个环境不适合做行为,这也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强大资源,是吧?

    袁:你刚才说行为本身是一个很单纯的艺术方式,是说它实施起来不需要考虑太多复杂的东西?

    何:行为这种方式本身是很简单很直接的,但当然是你考虑的越多越好。

    袁:我是想问行为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为什么相对来说它在社会中会产生更大的效果?

    何:我想这要看在什么地方了。比如在中国啊,早年整个社会主流是对行为艺术打压的,现在是一种观望的态度吧,不在乎,忽略它。也就是说一个东西你越遮遮掩掩人的好奇心越强,这是一个社会环境的问题。我觉得它就是一个简单的艺术方式,又不是那种恐怖活动是吧。有些艺术家的想法可能过激一点,你等他实在过激了你再干预也不迟啊。一帮艺术家吃饱了想去做些好玩的作品,这不过分,它不是恐怖活动。其实行为艺术,作品现场的感染力还是很强大的。它不像一张画,艺术家工作场景经常是像做爱一样躲在私人的空间里。作品整个实施过程观众是可以看到的,它有很强的互动性,现场感染力也是很强的。还有其它的原因可能就是对现状的一种呈现吧。因为自有人以来就有人的社会活动,很多人可以做的事情大家觉得谁都可以去尝试,谁都有疯狂的设想(笑)。

    袁:所以说行为这种方式已经很久了,但是做的人还是很多。

    何:中国的情况要特殊一些。现在国外也有人在做行为,只是他们更多的是借助了新的技术和手段。

    袁:国外这方面他们借助科技力量或是新的媒体方式会比较多。

    何:也有一些做的很朴素,也就是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很简洁。不过多依赖于技术,还是以身体为最基本的元素。有一哥们叫什么名字我给忘了。他把那个动脉切了,把手腕上的动脉切了走T台。T台上是白色的,他走动的过程中血就很自然地流到T台上面。很干净。还有些动用了声学光学、机械,当一个艺术家出场做一件作品时,在合适的空间里动用了舞台的一些器材,媒介,搞得跟个科幻片似的。呵呵。

    袁:一个个象科幻大片。

    何:对。手法还是很多的。我对国外还是了解很少,大概知道点。

    袁:关于这次行为艺术节,和那些考虑开始做行为艺术的年轻人,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何:首先这是个很好的事。再一个就是人不断的尝试总是有新的可能性。很多事情就在于年轻人有热情有勇气。在他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会有好的作品和好的艺术家不断涌现出来。这样才维系了我们整个体系的延伸。

    袁:会有新的可能性。

    何:对。希望在年轻人的身上而不是在那种老江湖身上。

    袁:但是对于行为艺术语言来说,是不是刚开始做会存在模仿,时间长了之后你才会新的东西出来。

    何:失误是难免的,那不重要。年轻人总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或是有失误的地方。但他会在犯错误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甚至很快,你就可以看到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他可以做出很棒的作品。重要的还是多去尝试。我觉得今天这个社会宽容度还是很大的。比十年二十年前宽容很多,我想,还是多用心一点吧。

    袁:在行为的展示方式和创作方式上你是觉得私人化的更合适些,包括艺术节上集体来做的这种方式更属于一个展示的方式而不是属于创作的方式。

    何:公开就公开吧。这样有一个互相的了解,也让外面有所了解。毕竟艺术是要面对公众的。我们当年可能是由于条件受限一些作品是不公开来做的。我觉得艺术就是应该面对公众的。

    袁:你是怎么看待互动式的表现方式的?

    何:行为,简单但其手法是无穷的,互动是其中之一,当然可以了。

    袁:我是指,可能之前很多的行为它是个人创作或是一起创作而来的,创作完成然后作品给予大众影响。现在会有人考虑说他创作时已经跟整个社会产生关系了,比如艾老师做的一些事情,包括对地震死亡人数的调查,他在进行时就已经和所有人产生一种关系了,“我”在做,“他”看到了什么,“我”向“他”提问,然后提取资料这样一个大的进行时态的方式。这种跟创作出来然后再做推广展示相比,应该说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有区别了。

    何:嗯,他那个作品更像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这种互动的方式我们回到原始的动机没有什么不可取的。

    不过是你觉得那件作品适合用什么方式去做,怎么去展现你的构想,老艾那件作品是出于个人的良知吧,我们当然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作品,可能它的涵盖面比较庞大,以至于不太像艺术了。事实上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还是有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人格,这个事情不存在什么功利目的。不是要夺取什么而是他这个事情是出于良心,他觉得应该去做这些事情哪怕会承担很多。我们很多时候会忽略这点,做艺术最终还是做人嘛,艺术是次要的。

    袁:艺术是很次要的。

    何:或者说艺术只是一小部分,社会、人本身是重要的,现实也是很强大的,自然本身则要比人强大得多。

    袁:你觉得我们还有哪方面需要说一下。

    何:我没有什么好说的(笑)。去做就行了,每年每个时候都有年轻人要去实施他们的幻想和抱负,终有一天,他完整呈现了他的幻想,大家就会看到新的奇迹又产生了。

    王:我知道你最新的一个作品是去年九月份从身上取了一根骨头。这个作品还未实施前你自己是抱着怎样的一个初衷呢?

    何:那是03年的一个方案,最早的想法就是我身上有几百个骨头是吧,我死之后是会变成灰的。我可能会选择火化。我想在我活的时候取一根下来做个玩具挺好的,最初的想法是取一根腿上的骨头做一根笛子。

    袁:哈哈。

    何:因为小腿上有根骨头那是没有用的。

    袁:是吗?

    何:对。取下来然后做根笛子,后来想想还是取根肋骨吧。这是最初的想法。这个作品和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关联多一些。而且它可以呈现我们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吧,还是两性之间的一种社会状态。

    何:好,就这些吧。好好整理啊,看着恶心就删了,我已经够丑陋了。把那些难听的话都给删了。(笑)

    袁:你觉得这次艺术节需要注意的是哪些方面?

    何:我觉得尽量先让艺术家去看看场地,根据他们作品的设定,如果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尽量不要干涉他们的作品。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他有个想法,你又觉得他不合适给他乱改一气,那对艺术家是很不尊重的。我个人碰到过很多这种问题,“哎呀~~~你能不能这样能不能那样。”少指,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有些艺术家可能需要时间长一些,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吧。

    王:昨天艾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就是可以介入到社会当中,或者是以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何:这要根据他们的想法,这么短的时间因为你要策划一个活动也许在半年前你就开始挑选艺术家了。主要看他的作品指向,因为你要做策划组织工作有这种倾向的话你可以想到这些艺术家。这么多艺术家他可能是关注这个的关注那个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以把握的各种因素就尽量把握好,尽量不要去干涉他们。

    袁:但是从组织方面来说,有些艺术家的作品不一定合适,那该怎么去做这个判断。

    何:你们这个展览有什么倾向没有,有主题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任其发挥了,现在策划人很少产生这种茫然的。

    王:没有具体的指向,主要就是来挖掘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可能性。

    何:哈哈,那怎么挖掘啊,他们肯定都是有备而来的,扛着枪来的,扛着炮来的。我觉得还是尽量别干涉他们,可以给他们提点建议但是不要去干涉。在集体活动当中肯定会有这种情况,互相有个交流嘛。就像小孩有时候你可能觉得他某一种举止是不合适的,但是最好还是任其发展吧。因为小孩调皮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枪击手(笑)。

    袁:你之前做的作品会被干涉么,他们会以什么方式。

    何:有时候主办方就希望不要太暴力不要太血腥,希望你不要裸体不要用那种器材。对作品时间也有要求,时间太长啊或是你能不能做得时间长一点。

    大家:哈哈。

    何:很无聊的事,我觉得参加这种和机构合作的活动,有时会受到一些干涉。因为是合作嘛考虑的因素也多一点。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的。

    袁:但是还是希望他尽量少一点这种干涉。

    何:对。我想是还尽量少干涉他们,只要他没有疯狂到要自己的命或是要别人的命就可以了。弄个半死也挺好的(笑)。

    大家:哈哈

    何:弄个半死,不要弄死就行,不要出人命就好。

    袁:你做行为这么多年,你觉得行为在它使用的语言上有没有体系上的一种分辨方式?

    何:语言和风格是多样化的,这个可能性很多,比如说今天一项专利你都可以拿来用,可以拿来做一个装置作品,当然也可以拿来做一个行为作品。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个人的手法是很简单的,几乎是反技术的。

    袁:反技术的。

    何:对,很朴素的做法。但是我从来都觉得别人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袁:所以你是不认为行为能够像油画那样分个印象派写实派啊或是别的什么。

    何:可以分,那不是我的事,我对这块一点兴趣都没有,那应该是对这块有兴趣的人该去考虑的问题。我去做那事干嘛,我不如去喝茶。(笑)好,就这样,我等会要去看展览。

    袁:好。                

  • 第二届前提行为艺术节

    2010-02-08 13:11:33

  • 第一届前提行为艺术节

    2010-02-08 13:03:40

    稻草人-王军行为作品

  • 798双年展独立行为艺术项目

    2010-02-08 12:58:56

    静立

     

    作者:Andreas Sell

  • 艾未未简介

    2010-02-08 12:52:52

    艾未未简介

                     

                                                           二十年前

                  

    当代艺术家,著名诗人艾青之子。曾在美国、日本、瑞典、德国、韩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威尼斯等多个国家举办个人艺术展。200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项目设计方案中标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设计公司的中方项目顾问。主要设计作品有北京SOHO现代城景观、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景观、浙江金华艾青文化公园、浙江金华金东义乌江大坝、江苏安特汽车厂、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古陶博物馆、广东东莞松山湖文化营展览馆等。1978年就学于北京电影学院1981年就学于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Art Student League,美国纽约艺术家北京艺术家,主编实验艺术刊物“黑皮书”(1994)、白皮书(1995)、灰皮书(1997)1998年-“中国艺术文件库”艺术总监艺术展览1979年第一届《星星画展》中国北京1987年个展《旧鞋.性安全》美国纽约1994年《中国艺术展》东京画廊日本《中国当代艺术展》哥德堡艺术博物馆瑞典1995年《彼得.路德维希收藏馆》德国1996年《交点》中、日、韩现代艺术展韩国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2000年《不合作方式》中国上海《我们的中国朋友》德国2001年《土木——中国年轻的建筑》德国2002年中国“传统到现代”德国路德维希收藏馆首届当代艺术三年展。

          简历 

           1957年8月28日生于中国北京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

    1981年parsonsSchoolofDesign,ArtStudentleague,美国纽约。

    1994-1999年主编出版前卫艺术刊物“黑皮书”(1994)、白皮书(1995)、灰皮书(1999)北京。

    1998-1999年“中国艺术文件库”艺术总监

                       艾未未:关于现实那些艺术家做了什么球事? - 安静的电吉他 - 王军艺术论坛

    展览

    1979年第一届《星星画展》,中国北京

    1980年第二届《星星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82年个展,旧金山亚洲基金会画廊,美国。

     

                      艾未未:关于现实那些艺术家做了什么球事? - 安静的电吉他 - 王军艺术论坛

    1986年《七个中国艺术家》VorpalGallery,美国

    《中国新表现》纽约市市立画廊,美国。

    《中国前卫艺术》VassarCollegcGallery

    AlbanyUniversityArtGallery,美国。

    1987年《TheStaratHarvard》FairbankCenter,HarvardUniversity,美国。

    1988年个展《旧鞋·性安全》美国纽约。

    1989年《TheStar:TenYear》HanartGallery,香港,台北,巴黎。

    1990年国际版画展,HanartGallery,台北。

    1994年《中国艺术展》东京画廊,日本。

    《中国当代艺术展》哥德堡艺术博物馆,瑞典。

    1995年《Configura2》,德国

    1996年《彼得·路德维希收藏展》,德国。

    1997年《交点》中、日、韩现代艺术展,韩国

    1999年 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2000年《伊西双年展》,法国

    1999年 《创新》,北京艺术文件仓库,中国

    《观念和抽象》,北京艺术文件仓库,中国

                         艾未未:关于现实那些艺术家做了什么球事? - 安静的电吉他 - 王军艺术论坛 

    1999年 柯隆艺术节,德国

    2000年 《不合作方式》 中国 上海

    2001年 《土木.中国年轻的建筑》 德国

    2002年 《中国传统到现代》 路德维希收藏馆 德国

    《当代艺术三年展》 广东美术馆

    2004年 个人展 波尔尼美术馆 瑞士

    个人展 根特文化中心 比利时

    《赫尔佐格和德默龙 250》 巴塞尔 瑞士

    个人展 纽约罗伯特 米勒画廊 纽约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意大利

    2005年 《麻将》中国当代艺术 瑞士

    2006年 悉尼双年展 澳大利亚

    亚太艺术三年展 昆士兰 澳大利亚

    上海MOCA双年展 上海

    釜山双年展 韩国

    碎片, 麦勒画廊, 中国北京

    2007 年 莫斯科双年展 俄罗斯

    水晶灯利物浦 英国英格兰

    卡塞尔,德国

    1999年 艾未未工作室 北京 (建成)

    2000年 艺术文件仓库 北京 (建成)

    SOHO现代城景观设计 北京 (建成)

    SOHO现代城艺术馆策划 北京 (建成)

    2001年 长城脚下的公社景观设计 北京 (建成)

    甲55酒吧 北京 (建成)

    2002年 上海视觉艺术大学 (方案)

    艾青文化公园 浙江(建成)

    金华金东义乌江大坝 浙江(建成)

    江苏安特汽车厂 江苏(建成)

    国家体育场方案 赫尔佐格.德梅隆建筑事务所顾问 北京(在建)

    金东新区商业文化中心 赫尔佐格.德梅隆建筑事务所顾问(方案)

    广东东莞松山湖文化营展览馆 (方案)

    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16#建筑——六间 南京 (在建)

    哑巴 空间设计 北京(建成)

    去哪 餐厅 北京(建成)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小型公共建筑展策划及公园景观设计(建成)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古陶博物馆 (建成)

    运河岸上的院子 九个盒子 北京 (建成)

    上河别墅G12建筑 北京(在建)

    泰禾地产招商局办公室设计 北京(建成)

    泰禾地产别墅样板间设计北京 北京(建成)

    四川九寨沟边边街 四川(建成)

    丽江雪山水城树宅 云南(在建)

    高尔夫俱乐部 云南(方案)

    草场地北院改造 北京(建成)

    草场地北院二期 北京(建成)

    海口别墅 海南(方案)

    黄山登山者纪念碑 安徽(方案)

    2006年 江南会所 杭州(方案)

    摄影棚 北京(在建)

    昆明艺术家别墅 昆明(在建)

    上院室内设计 北京(方案)

  • MDD博物馆陈列设计联盟2008年年会合影

    2009-01-12 10:47:39

    MDD博物馆陈列设计联盟2008年年会合影

    点击放大图片!

  • 2008(第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

    2008-08-31 14:29:08

      2008(第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展期:9月10-14日
      参展:非自由报名,邀请特定画廊机构
      门票:50元/人
      地点:上海世贸商城(兴义路99号)
      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已平安谢幕
      总结:双向门坎高,显眼的孤岛
      
    点击进入论坛模式,看照片集锦!

  •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 张培成 *

    2008-08-13 01:08:19

    展览时间:2008.9.27-2008.10.7
    展出地点: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大展厅


    【展览简介】

    洒脱的理性之美——谈谈阿兴的油画艺术

      如果说世上有天才的画家,那么阿兴就是。阿兴本是版画家,80年代末他操起了油画,按他的说法版画制作的过程实在太长,创作的激情要经过那么多的工序,才得以物化有点按捺不住。想不到外表那么温顺儒雅的阿兴内心竟是那么澎湃。油画这门表现力极为丰富的画种,在其腕下又呈现出万种风情。一出手就引人瞩目,在几次联展中都有大名家指着他的作品赞不绝口,那种出其不意的机智叹为观止。
      阿兴的作品读来轻松、明快,他没有让其承起宏大的使命或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什么宇宙世界的高深哲理。他给人一种淡淡的愉快,但绝不触动你的感官。他画中的那些美女不让你有一丝欲念,犹如游山玩水欣赏岱山碧水领略春花秋月。而他的那些风景又使你无从可居可游,既不见小桥流水,也不见崇岭江河,那是一种意念上的景观,其实画家感兴趣的是构成这所谓的风景的概念中的树木、山丘、动物之间的那种关系。同样在阿兴的静物画中那些不知何国何朝何名的物件让人匪夷所思,但当他们散漫地集合在一起时会弥漫出一种难言的美的气息。阿兴的油画那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会,心灵的美宴。阿兴是一个极其平实的人,在人群中极不引人注目,话语不多,衣着不入时径,为人谦和,从未见他引亢激言。没看过他作油画,但见过其画水墨,涂一笔在画前可以坐上半天,绝无那种奋笔疾书的痛快,但观其画确实同样的洒脱。他的这些油画我想也该是这样分娩的吧!阿兴的油画属于那种唯美型的,但不是惊艳的美,也不是稚拙的美。它美得不讲章法,但又不是豪爽奔放。它是一种理性之美、设计之美然却又处处随意写来,笔情墨趣无刻意之迹。构成其作品独特性的元素,造型是一大要素。别看他的造型似乎很简单,有时又有点卡通,但他是非常讲究的。每幅创作他都画小稿,正稿时还画九宫格放大,这么简单的鹅蛋脸、几何形身躯、似乎有点多次一举。然他觉得少不了这一步,因为画面各部分间的关系是由此及彼的,动一寸牵全局,可见阿兴造型构图的严谨。有些人如果总认为写实才严谨,其实不然,在此可见一斑。阿兴对造型自己心中有个目标,不走洋路子,要造出中国的形,有鲜明特点的属于阿兴的形。在阿兴的油画中人物大多画一些不知哪朝代的仕女,脸部的五官极其简约,有时眼睛仅是虚虚蒙蒙的一点,鼻子也就轻轻一勾。更有甚者脸上没有五官,只有脸庞或者脸上略有光影的分割,总之他让脸只是一幅画的一个构成元素,越单纯越有趣。他的人物画极其端庄、安静、典雅,所以其画中的人物总是静静的没有动势,连衣服褶皱都给省略了。坐着或躺着的人仅仅只勾画一个好看的外形,而人体的结构起伏也都忽略了。这种平面化的处理亦是阿兴造型的一大特点。它强化了作品的装饰感,让平面化造型与其平面化的空间处理融为一体。
      人类初始的绘画都是二度的平面空间,欧洲文艺复兴的透视学原理让绘画产生了逼真的三度空间,令人几欲走进画面。但是上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又迸弃了透视重返原始,让艺术回到其原先的淳朴之中。阿兴的油画在空间的营造上亦有其独特的机智,在其的仕女画中有时背景上会出现屏风、地毯,那种伸向纵深的边线,并不作透视的消失,而处于似是而非的透视之中,它为空间获得了平面感。那种蛊惑纵深的边线使得画面变得丰富而神秘,又充溢着装饰的趣味。而这种趣味的生成与其平面化的造型紧紧相连着,这种多重视点,随心所欲的 经营位置,使得画家获及了极大的自由。造型可爱朴拙,画面变得有趣起来。在他的静物画中构成也异常独特,一是他所画的物件体积大小差异不悬殊。采用并置的更多,互不遮挡,让每件物品都有独立的外形,空间的平面感又给凸现了。意大利画家莫兰迪固然对其有影响,但他时时在提防与其类同的意识也是显而易见的。在阿兴的静物中空间更加平面单纯,抽象化的意趣更为突出,有时物件与图底的色彩完全相同,只是在很厚的底子上用笔杆划出了静物的轮廓而已。或稍作晕染、线条勾勒,体现出东方的简约和单纯。阿兴有时会画一种非常特殊的场景式的人物画,呈现在画面的犹如一个挤满了人的广场俯视,那是一种很少见到的图式,人物画得很小但保持着适度的细节,真若聚焦又似乎无细部可观。这种全新的图式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新鲜的,你无法将其归类至传统意义上的图式中去,这是阿兴的聪颖与狡猾。
      阿兴油画中的色彩也有独特之处。在他的这些作品中似乎很少有跳跃的色彩。他喜欢用同色类来表现一种单纯的色感。土红、土黄是他常用的颜色,他很少用鲜亮或艳丽的色彩。他的用色大都出于主观的感觉,既不是固有色也不是一种写生色彩,而是非常自由地按照心灵的感应来敷色来分陈叠置,赋以丰富的色调。这样不同的明度,不同的纯度的灰色在其画中出任主角。他关注的色彩是色彩的形状及在画面中的构成关系,面积的占有这种色彩是色域的平面铺陈,是非常理智的一种判断。单纯而又几乎是平铺的色彩使得肌理又变得非常的突出。然而他对于肌理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肌理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喜欢刻意的制作,犹如古旧器物上的胞浆、织物的纹理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或是编织时自然的经纬组织构成的,并非刻意而为,故它们的视觉触感是自然的是极其美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肌理就是其作画时笔致的迹痕,是创作状态真实历程的忠实印记。这或许与其对于中国书法极为钟情有关,在其少年时有一次看书法展览就被书法中线的抽象之美而深深感染,这一中国独有的艺术,让他对于作画的用笔有独到的启示。或许正是这种笔致的灵动使得其富有装饰意味的油画不板滞、不小气。一个点、一条线、衣服上的一朵纹饰都是潇洒落笔,从不见勾描之状。但又始终控在他的冷静的理性之中。
      今天的艺术是多元的。社会需要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宏篇巨制,或是发人深省的哲思,但在当今繁杂快速工作节奏中生活的人们的心灵也需要一种可让他在喧嚣中得以一息的安乐椅,让躁动的心灵得以宁静。阿兴的画让你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世界是那么的美丽,人类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艺术的意义不亚于宗教,你可以说阿兴的艺术无关政治。你也可以说他的艺术无宏图大志,但你无可否认他正孜孜不倦地启迪人们从他们平凡的周围去发现美,表现美,去赞颂美。去按摩那些在商海博弈、办公室争斗及锅碗瓢盆间倍感疲惫的心灵。这不亦是艺术的神圣之处么?阿兴是人类心灵的按摩师。阿兴同时又是一个严肃的艺术科学家,他在他的画室里做着各种的视觉形式的实验,他不断地突破一些人们的审美成规,他津津有味地操持着他的“试管”“试剂”,开启一扇扇窗户,迎来一阵阵清新的空气,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阿兴的艺术成就吸引着我们的美术馆人,他自己的不事张扬使得社会上还有不少人对他不熟悉,更证明了他是一个心无旁鹜的好艺术家。那就更迫使我们应该去做这样的一个展览。这次展出的50来件作品大都是他的近几年的新作品。美术馆为这样默默耕耘的艺术家树碑立传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的使命。我相信美妙的艺术是属于整个人类的,那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祝贺阿兴的展览圆满成功!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 张培成


    【作品欣赏】



    200872294539908.jpg

    200872294554950.jpg

    200872294619489.jpg

    200872294637958.jpg

    200872294652267.jpg

    200872294329959.jpg
  • 戏墨与墨戏 *

    2008-08-13 00:47:02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 张培成

      提起“墨戏”一般总会想到明清文人画的文人墨戏,此中乃游戏笔墨之意。而我们这个展览借用此词,则为戏曲之戏,即以中国笔墨画中国戏曲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绘画。近百年来陆陆续续也有不少画家以此戏曲人物作为母题,展现了各人各异笔底粉墨的艺术图式,蔚为大观。
      戏曲与绘画的结缘,最早应出现在民间民俗的艺术之中,它们的存在与我们民族的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在民间的剪纸、戏出年画、刘绣、民间玩具、瓷器画纹中.都可以看到戏曲题材的踪影。但是在属于仕族的水墨画中似乎未有所见,这不知是出于仕大夫阶层对于“戏子”的蔑视而不屑呢,还是觉得水墨不擅此道,我也不得而知。但真正将戏曲人物画成为中国水墨画题材一个品类而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的应该说从关良开始。
      关良上世纪初留学日本,其时正是西欧现代主义在日本盛行之时,关良的油画就深受野兽派的影响,那种既泼辣又淡定沉稳的画风融合了中西绘画的各种性格。关良本人又是一个超级戏迷,他能拉京胡,还专门到科班出身的行家处学戏,买了髯口、马鞭、靴子,熟悉唱、走、锣鼓及各种上马、轿头等动作,为其的戏曲人物画创作做好了生活与情感上的准备。正是他的这种亲历亲为的体验,使他具备了呼之即出的生活基础。又由于他从西画进入的特殊身份,使得他没有什么花鸟、山水、仕女、道释等等题材的藩篱,表现是他唯一的欲望,正是这种由西入中的角色,使得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成为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千万别小觑了这区区的题材小事。排排我们传统型画家中有几人有所突破?齐白石画了几个老鼠、钉耙、算盘已经震惊画坛。而在西画领域中似乎没听说过因题材的改良而那么地引人瞩目的。所以关良的进入绝非偶然,而关良的成功却是必然的。高度程式化的中国戏曲,极端虚拟化的空间感觉、充满了诡异装饰审美情趣的脸谱、服饰,为关良的野兽派绘画语言的融入具备了造型上自由发挥的天然条件。正是这种来自于生活并带有舞蹈的歌剧——京剧,让关良及后来者如鱼得水。关良作品一露面即与传统的文人画拉开了极大的距离,它的生拙、恣肆、笔墨的精炼与中国水墨保持了血统上的承传,但人物开相的奇崛,用笔的刚毅,又与西方的野兽派似有牵连。难怪齐白石见到他作品后,很想见见他,并自告奋勇在关良册页的扉页上欣然挥毫,提写了“关良墨趣”四字。因为他们的追求是共同的,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他们早已超出了笔墨的游戏,而进入了笔墨的创造。正是这种绝非是戏墨的墨戏,让戏曲水墨画成为后来许多画家乐于耕耘的一块乐土,成为任其自由驰骋的疆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良是戏曲人物画的开山祖实不为过。
      戏曲本身高度程式化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实在是具有极其高超的形式感。诸多的视觉元素都得之于民间艺术,它的质朴、绚丽、诡异为水墨画家的再创造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与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或宽大或紧身的戏服,为造型酿就了天然变形的基因。让画家随心所欲地游戏腕下之线.让线条随着感觉散步。在韩羽、张桂铭、朱振庚的画中都可以感受到此种散步的闲适与优雅,同时还带着一丝诙谐。周京新画水浒人物又转到戏曲人物,他的那些幽默的绿林好汉有部分其实与舞台人物有一点牵连。这也不奇怪,谁见过千年前的梁山好汉,最直观的或许只能是戏曲舞台上,他的打着深深周氏印记的没骨塑形法有力度有笔致更有节奏.独树一帜。聂干因从戏剧脸谱出发,但哪里是在画脸,通过解构都是其心灵的映照。韩羽或许是画过漫画的关系,充满了幽默的哲理,读来令人哑然失笑,回味无穷。他岂止是在戏墨,分明是在读解人生,剖析社会。朱振庚凭借着他超人的造型感觉,崇尚现代而又不入“洋味”,从本土出发,从民间出发,涉猎中外,吞吐古今。他的图式最为丰富,他的作品充满了大智慧.于写实写意、平面立体、古今中外间自由出入,实在是玩家高手。丁立人着迷于民间,戏曲的种种虚虚实实的服饰、道具、背景都被其作了最大限度的调动,营造出独具风采的图式,他的那些人物活动于舞台或自然之间,生拙的造型耐人寻味。
      文人的游戏笔墨在此间会现出无奈,然而游戏的心态在此却展露无遗,其实这些画家绝对都是笔墨高手,否则是游戏不起来的,正如乔丹的玩球.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奢望的。正是中国的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风韵构筑了一个任你舒展的平台,而这些艺林高手的绝技又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于是乔丹们就可以大显身手,游戏变得好玩起来。引得旁观者也忍不住加入进来,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个。
      当今的画坛越来越活跃,但也越来越浮躁,许多人都追逐时尚惟恐不当代。现今的中国处于急不可耐的现代焦虑之中,一种需要被他人承认的焦虑中,而且此他人首先是西方人。我想即使是西方人也不希望看到的是一面镜子里的他,而且还是变了形的哈哈镜。中国文化是一部极其丰富的宝典,中国的民间艺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更可贵的是它一直延续至今,从未断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戏曲就是其中一支。与其结缘的戏曲水墨画,始终将触须伸向民间。面向当今。它是一颗在自己土地上萌生的种子,当它长成参天大树时,它还是一张中国脸,当然是一张新的中国脸,因为它不会拒绝一切有益的外国养料。我们的这个展览就是在为它的成长培土、施肥,并让它与世界的人民相见、交流,这或许是一个中国美术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属于整个人类的。

    01
    帅靠武生 皮影 纵38厘米,横15厘米 陕西省兴平县
    Martial Character in General's Costume with Small Flags Sticking from the Back Shadow puppet height of 38cm, width of 15cm Xingpi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02
    妖旦 皮影 纵37厘米,横15厘米 陕西省富平县
    Yaodan, Negative Old Lady Shadow puppet height of 37cm, width of 15cm Fupi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03
    传统剧山东曹县戏曲纸扎
    Traditional Opera Opera Paper Objects for Funeral in Coo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04
    秦琼传艺 戏曲纸扎画谱
    Qin Qiong Teaches the Martial Art Model paintings of opera paper objects for funeral
    05
    陕西陇县河沟寨古社火脸谱
    Ancient Shehuo Facial Pattern from Hegou Stockaded Village in Lo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06
    黄河流域地区剪纸 11×7cm
    Papercuts from the Yellow River Area Height of 11cm, width of 7cm
    07
    朝邑“小皮影”人物剪纸
    Papercuts of Opera Figures from Chaoyi

    08
    水浒人物(林冲) 河北蔚县民间剪纸 纵38厘米,横15厘米
    Character from Water Margin (Lin Chong) Folk papercut of Hebei province's Wei county Height of 38cm, width of 15cm
    09
    小板戏 无锡彩塑 高7厘米
    Xiaoban Opera Colored clay sculpture in Wuxi Height of 7cm
    10
    刀马人 泥 高11厘米 河北省玉田县
    Sword, Horse & Man Clay figurine height of 11cm Yuti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11
    孙悟空 糖 高16厘米
    Monkey King Sugar figurine height of 16cm
    12
    西游记 面塑 高13厘米
    Journey to the West Dough figurine height of 13cm

    Play Ink & Ink Play
    Zhang Peicheng Director of the Liu Haisu Art Museum

    When ink play is mentioned, we would usually think of the literate ink play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 reference to the practice of playing with ink brushwork. The title of this exhibition borrows the wore play from this phrase to encourage the allusion to Chinese opera, i.e. a unique Chinese ink painting about Chinese opera. Over the past century, a great many painters have continually found inspiration in the theme of the Chinese opera figure, using their brushwork spectacularly to produce vanous artistic patterns.
    To begin with the link between Chinese opera and painting probably, first appeared in the folk arts, a cultural category whose existence is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our national memories. In many folk arts like the paper-cut, the Spring Festival opera picture, the folk toy and the art of porcelain patterning, we may discern the traces of the opera theme, which has always been seemingly absent in the ink painting of the off cial class. Was it due to the official class' disdain towards the opera performers Or did they feel that ink was not suitable in this aspect I have no idea. However, Guan Liang started to transform opera figure painting into a new genre of Chinese ink painting's themes and achieved a realm of sublime art.
    At the beginning of last century when modernism from Western Europe was popular in Japan, Guan Liang went to study in Japan and his oil painting was enormously influenced by fauvism, the forceful and steady style incorporating various dispositio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As a ardent Chinese opera fan, Guan could play jinghu, a two-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similar to the jingerhu, immersed himself in the teachings of his friend, an opera school graduate, bought Costume whiskers, horsewhips and boots. He became familiar with the songs, the walking, the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nd all the opera's movements including mounting a horse or carriage, thus preparing himself with his life's foundation. Because his ether foundation came from western painting, he didn't have, the restrictions on classical themes, like the flower and bird, the landscape, the noble woman, Taoism and Buddhism, etc expression as his only desire. Just on account of his role transforming from the western to the eastern, expressing his own familiar life became a very spontaneous matter. We should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issue of theme. If we were to look at all the painters of traditional style, how many of them made a break-through? Drawing only some rats, rakes and abaci, Qi Baishi already astounded painting circles, however, in the western painting circle; people had never seen an innovation in theme so conspicuous. Therefore, Guan's entrance was never accidental, and his success was surely inevitable. The Highly choreographed Chinese opera, with its heavy emphasis on imaginary staging, facial patterns and costumes-full of weird decorative aesthetic interest, provide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for the fusion of Guan's painting language of fauvism. Just as Beijing opera, a Chinese opera originating from life with dancing, Guan and his successors felt like fish in water. After making his debut, Guan's works appeared to be enormous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literate painting. It's clumsy, unrestrained yet concise and pithy brushwork seemed to be inherited from Chinese ink art, however his peculiar and prominent figures and resolute brushstrokes seemed to be somewhat related to western fauvism. No wonder Qi Baishi wanted to meet him after seeing his works and joyfully volunteered to write "Guan Liang's Ink Pleasure" on the front page of Guan's painting album. They had the same pursuit and a mutual comprehension. Having already exceeded the playing of brushstroke, they entered the creation of brushstroke. Just the ink play, absolutely not play ink, enabled ink painting of Chinese opera to become a happy land for many successors to diligently work in, and a free realm for them to exert themselves. In this significance, it's not an overestmation to regard Guan as the founder of Chinese opera figure painting.
    When viewed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the highly choreographed Chinese opera really presents'an extremely sublime formality. Derived from folk art, various visual elements' simplicity, splendor and uniqueness provide extensive space and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or ink painters' re-creation.? Loose or tight costumes brew the genes of natural transformation for modeling, enabling a painter to freely play with the lines under his wrist, to follow his feelings as though he were strolling. In the paintings created by Han Yu, Zhang Guiming and Zhu Zhengeng, we can feel the leisure and elegance of their strolling, while also detecting a level of humor. Zhou Jingxin turns the characters in Water Margin to Chinese opera figures, and his humorous outlaws are partially related with the characters on stage, which is not strange at all. Nobody has ever seen these brave outlaws living almost one thousand years ago, and the most direct vision is probably from the stage of Chinese opera. His modeling without outline marked with his own prominent individuality is forceful, stylistic, rhythmical and unique. Starting from a facia, pattern, Nie Ganyin presents the reflection of his soul through deconstruction more than just facial painting. Perhaps on account of his experience with cartooning, Han Yu's works are full of humorous philosophies,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More than just playing with ink, he is virtually deciphering life and analyzing society. Using his extraordinary sense of modeling, Zhu Zhengeng adores the modern style without exotic elements, starting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lk arts, and integrating the Chinese, the foreign, the ancient and the present. He has the most abundant patterns, and his works are filled with great intelligence, freely wandering among the realistic and the impressionistic, the two-dimensional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regardless of time and space, and could really be called a superior player. Enchanted by folk art, Ding Liren maneuvers the symbolic costumes, stage properties and backgrounds in Chinese opera to their fullest extent, creating unique patterns. His figures are living on the stage or in nature, and the clumsy and naive modeling is quite significant.
    Here, the literate ink-play presents some helplessness, yet also fully displays its playful attitude. Actually, these painters are all experts in brushwork; otherwise they couldn't play at all, just like Michael Jordan's ball-playing which couldn't be easily achieved by just anybody. Chinese opera art constructs an extensive platform with its unique eastem charm, and their skills are like the rules of a game 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 hence these Jordan's could completely exert themselves, and the game becomes interesting, attracting the audience to participate, including me.
    The current painting circle is increasingly more active, but also more and more flippant as many pursue the fashionable for fear of not being contemporary. Now, China is experiencing an impatient anxiety about modernity, an anxiety to be admitted by others, especially the westerners. I assume, even the westerners don't expect to see themselves reflected in the mirror, a distorting mirror. Chinese culture is an extremely rich treasure, as Chinese folk art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Neolithic age, and what's more precious is that it has continued through to the present without interruption, maintaining a vigorous vitality with Chinese opera as one of its branches. Ink painting of Chinese opera always stretches its antennae to the folk, facing the contemporary. It is a seed germinating in its own land and when it grows into a very tall tree it still has a Chinese face, certainly a new Chinese face, yet one that deny any wholesome foreign nourishment. This exhibition is to cultivate and fertilize it, enabling it to meet and exchange with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which is probably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a member of our Chinese art museums because the real art should belong to all humankind.

    01
    Martial Character in General's Costume with Small Flags Sticking from the Back Shadow puppet height of 38cm, width of 15cm Xingpi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02
    Yaodan, Negative Old Lady Shadow puppet height of 37cm, width of 15cm Fupi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03
    Traditional Opera Opera Paper Objects for Funeral in Coo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04
    Qin Qiong Teaches the Martial Art Model paintings of opera paper objects for funeral
    05
    Ancient Shehuo Facial Pattern from Hegou Stockaded Village in Lo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06
    Papercuts from the Yellow River Area Height of 11cm, width of 7cm
    07
    Papercuts of Opera Figures from Chaoyi
    08
    Character from Water Margin (Lin Chong) Folk papercut of Hebei province's Wei county Height of 38cm, width of 15cm
    09
    Xiaoban Opera Colored clay sculpture in Wuxi Height of 7cm
    10
    Sword, Horse & Man Clay figurine height of 11cm Yuti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11
    Monkey King Sugar figurine height of 16cm
    12
    Journey to the West Dough figurine height of 13cm
  • 质问中国画画家:那幅画是你画的? *

    2008-07-03 19:55:15

    问中国画画家: 那一幅画是你画的

      321日,在北京琉璃厂荣宝斋西厅举办的首届中国画论坛优秀画家提名展上,一批国画家集中开火,将矛头直戳向有中西合璧美誉的艺术大师吴冠中。(41日北京晨报)
      “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在几个月前吴冠中老人讲出这番话时,我已经预料到会有今天的集体炮轰了。这次回击虽说迟了些,却恰到好处,因为人们会从这次争论中看清楚中国画的现状。
      中国画不变革就不会有前途了,懂美术的和不懂美术的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在吴冠中之前没有人有能力说破这个现实而已。当吴冠中像《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小孩一样把这层薄薄的窗户纸戳破时,依靠这种现状来生存的人自然不会愿意,但我们谁能否认这种现状的存在呢?
      炮轰吴冠中的人无非在否认一个事实:中国画在没落;咒骂吴冠中的人无非在粉饰一个假象:中国画还很兴旺。但是,谁会相信这些呢?我们且不必去看艺术院校内中国画人才的凋敝、也不必去看美术系中某些人的装神弄鬼,单看中学美术教育中极度缺乏个性的应对高考教育模式,你就会明白中国画的现状了――完全象死气沉沉的空气里一尊被擦的很亮的鎏金齐白石铜像。
      从纯艺术角度讲,吴冠中的艺术造诣肯定不是他同辈人中最杰出的;但从思想的前瞻性看,吴冠中绝对是中国画业内最有长远眼光的。
      只是很可惜,他“100个齐白石不抵一个鲁迅笔墨等于零这样很有思想性的论题得到的回答竟然是“100个吴冠中不如一个齐白石吴冠中笔墨确实等于零这样的野蛮式抬杠。我很是替吴冠中不值,因为有一种秀才遇见兵的感觉。
      “100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这句话看似刻薄,却不无道理,齐白石先生如果在世,也不一定会反对这句话。据说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我想这应该是对艺术不断追求的体现,没有对旧我的否定会有新我的诞生吗?我想如果齐白石能够有机会再度涅槃的话,说不定鲁迅会真的是他下一个目标。
      齐白石尚且如此,今人为何对否定一下自己的缺点如此忌讳呢?
      虽说穷则思变是真理,但为何非要到山穷水尽时再去找退路呢?“未至穷时也思变岂不是更好?在西方油画咄咄逼人、中国画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中国画不变革是不会有前途的,我挺吴冠中老人一把! 以上文稿的作者:姜伯静

      中国画的大师张大千1971年到法国搞画展,几经周折邀请当时还在世的毕加索来看画展。毕加索看后问张,那一幅画是你画的?,张大千以为翻译搞错了,回答说都是我画的。毕加索加重了语气:那一笔是你画的?我看到的都是中国传统画。张大千此时才明白毕加索的意思,回到台北后发愤苦思,后才搞出泼彩山水(较为抽象的),这也许算张大千自己的一笔吧。
  • “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书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

    2008-03-15 00:10:51

      4月3日下午“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书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追思他的音容笑貌,弘扬他的精神风范,4月3日下午4点,“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书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期至4月10日。
      此次画展的主办方——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从2006年开始,向全国书画家征集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为题材的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书画家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曾玉衡、黄苗子、夏明远、爱新觉罗·毓娥、伍必端、欧阳中石、李琦等名家不顾年事已高,皆为画展挥毫泼墨;台湾画家李登胜、日本书法家平山郁夫也为画展精心创作了作品。中心从中精选了134幅作品进行展出,并以《永远的怀念》为题出版画集。
      上海美术馆地址:南京西路325号
  • 371/212>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