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沧桑 耕耘不已(忆俞云阶老师)

2008-07-27 15:11:55 / 精华(1) / 置顶(2) / 个人分类:文集

 

饱经沧桑  耕耘不已

 

记得有一位伟人曾说过“人生态度比风格更重要”。今天我到了人生另一头,才觉得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两天来,我阅读了俞云阶老师的许多文字和绘画照片资料,要想写一篇纪念文章,总觉举笔维艰,一种哀思,悲伤之情,时时向我袭来,加上窗外冬季淅沥的雨声,更加深我对先生的缅怀。

提起上海美专油画系我的老师俞云阶先生,他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面前:胖胖红润的脸上常拥着微笑,手指间总夹着一支香烟举在空中。他爱吸烟,又要及时讲话,开导我们,怎么办呢?于是把手上的烟停留在嘴巴最近的地方,趁讲话稍稍停顿时,猛吸一口,然后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他讲的大多是艺术、素描和色彩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俞先生上我们油画系人物写生课时气氛最浓,每位学生的画他都认真地看过,然后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他爱打比方,经常形象地举例说明一种方法、观点,大家在哈哈大笑之后便茅塞顿开。先生还常会在课堂中说:“替我通通刮掉”。这是俞老师调整画面的一种技法,那时我们常常会把画面搞得很脏很乱,不堪入目,但用刮刀一旦把颜料刮掉后,画面会显得很整体舒服。我和夏葆元是很少刮掉的,因为那时我们家境都比较贫寒,享人民助学金,画布上颜色本来就已不多,哪能舍得随便刮掉。因此我们有时听到这声音在身后传来时,就会想办法溜出去。

  俞老师上课十分投入,精力非常充沛,与其他老师相比,他的教育方法更直接和坦率。我们那一届油画系本科生可算时幸运儿,全是“独养儿子”,上无高级下无低级。老师全都是上海一流名家,一年级国画课上有江寒汀、程十发、唐云、应野平等近十位画院画师,水彩课有李咏森先生,解剖课张充仁、周方白先生,色彩课颜文梁、涂克先生。不少老师是大师,又是谦谦君子。你要是请老师批评画,他们会十二万分的谦逊,经常会说:“蛮好咯”,“这倒也唔啥”,象是一种醇酒,香香的、甜甜的,能醉人。可是俞先生却不这样,他经常会直言不讳地提出十分尖锐的意见甚至批评,有时也会让人感到脸红。当时我们有些同学彷佛有点受不了,但过后自己想想却是对症下药、一针见血的,他的话开始虽然重了点,但过后却能治病、受益匪浅,就好像医生抓药打针一样,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业和素养,是对我们莘莘学子真心关爱,没一点保留和私心,这是先生一贯的做人原则,坦诚、直率,他的画也是如此,直接明快,大笔触。

  我们当时已经知道这位胖胖的老师被打成右派,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老师犯了什么错。因为俞先生在课堂上根本看不出是一个“犯错误的人”,更不像持不同政见者,相反他是明显积极靠拢党、思想进步、工作十分敬业的画家和教师,然而事实上他正背负着一个极其沉重的包袱在工作着。我们难以想象1960年前特别是他在中专部教学的那段时间,先生白天上课晚上还得去打扫厕所,他那种忍受屈辱的勇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只能有一点,完全是从他那种对艺术的巨大热爱和对艺术教育的极大责任心,他把他个人荣辱完全置之度外,这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普遍具有的良心和高贵品德。

  他的意志和思想还从他艺术作品中充分解读出来,先生在他的一生重重苦难中笔耕不缀,创作了大量人物作品,多有歌颂民族坚忍不拔精神极其苦难者:《吾土吾民》、《何处是家》、《嘉陵江边》、《流民图》,这些早期作品都蕴涵着一种高尚的民族性——“忍”的精神及画家巨大的同情心。现在我们再回顾先生70年代后晚期的一些重要人物画创作,似乎也同样看到了这一颂扬气节高亮、气宇轩昂的形象:《鲁迅与瞿秋白》、《悲情愤诗——蔡文姬》、《此时无声——顾圣婴》、并三次画《焕发青春——巴金》。早年先生在他的笔记中曾写过:“我平时很喜欢看‘焚香抚琴’的戏与画。开始我不理解,认为弹琴一曲,何必要花那么大的劲,后来我才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形式,古人通过专心诚意、端正态度、排除杂念,才与所弹的高山流水合拍,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气质”。后来先生在他画鲁迅、瞿秋白人物像时也作如是说:“35年初夏报道瞿秋白就义,谈笑风生,他端坐草地上藐视枪口,视死如归,令人肃然起敬,使我初次萌生为瞿秋白作画的欲念……79年错划问题彻底改正,又想作画,历历风风雨雨使人成熟,是“文革”把瞿秋白和我变得更加亲近,我决定把瞿秋白画成一个普通的人。回常州特意再去看瞿秋白的故居……粉墙残壁上几抹秋菊傲然怒放,品性坚贞的秋菊独放深秋,以隐高傲气节”。

  我仔细看了《瞿秋白在家乡》一画中浓黄色的秋菊静静地安放在两边窗台上,不但使画面青灰色调获得一种抒情的审美上的点缀,还象征了画内画外两位志士共同的爱国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还有以上例举的几幅人物画创作中都也同样隐藏着先生对这些先辈伟人们的崇敬和相似相亲的感情,然而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我国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相同的人格精神和人生态度。俞先生一方面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歌颂美好人生和中华民族的节烈精神,并且还抒发他青春年代的不幸遭遇、奋斗精神和感慨他怀才不遇的坎坷一生。

  人生无私便无畏,俞先生饱经沧桑,耕耘不已,不但创作出无数令后人难以忘怀的优秀作品,并且还培养了不少优秀艺术家和上海一大批年轻的画家,繁荣了新中国的文化艺术。我们将永远忘不了他和他充满激情的个性,他对艺术的执着,在最艰苦的年代中一往无前为艺术教育忘我献身的精神。

    方世聪

  20061206



分享 |

TAG: 方世聪 俞云阶 方世聪文集 文集

我来说两句

-5 -3 -1 - +1 +3 +5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