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新日志

  •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009-11-29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底 谓 

        前些时候,无意间遇到一位做编辑的老朋友,他胳肢窝下夹着的一卷即将出版的《中国通》丛书校样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见过《英美概况》、会不会这《中国通》丛书也是与国际文化交流有关呢?我打开厚厚一叠彩色图文校样一看,不得了!心想: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眼光可真够厉害的,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所有走向海外的“中国货”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受青睐的。因此,他们要把中国的文化“出口”世界!这套丛书由《风俗礼仪》、《美食佳肴》、《名胜古迹》、《名茶名酒》和《保健养生》五册组成。每本书中不仅涉及有关的方方面面,还介绍其历史演变过程和遗闻逸事,文字简练,通俗易懂。

        与三十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大地上,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外国友人的身影;同时,今天的中国小朋友,也大都能说几句常用的英文;不少年轻的白领更是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奔波于国门内外。毫无疑问,我们中国人已经开始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朋友也开始关注中国。然而,我们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今天的中国人是承载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民族。显然,我们要想真正融入世界,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使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中国生根,就必须让世界真正理解我们,理解我们的文化,而这光靠一些标志性建筑和服装饰品,是不可能实现的。

        文化互动的前提是语言文字的互通。我们要了解乃至理解英、美,就必须学习英语;反过来,如果外国人不学习点中文,他也很难对中国有较深认识。现在,来华学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光院校每年就有不下十万人次的留学生,还不包括来中国求发展的有志之士;可我们所能提供外国人课外阅读的简易读物,几乎没有。我的一位在院校教留学生中文的朋友告诉我,外国人读中文必须借助拼音,这样才能把生字从字典中找出来。可我们中国有拼音的读物都是童书类的,其内容与来华留学、打工、创业的外国人完全不匹配。更不要说,让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了。

        另一方面,许多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中国人,当外国人问及一些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佳品的来历时,有的找不到合适的英文单词来解释,更多的则是连自己也不知道。如果说,外国人不了解我们中国人,多少有些无奈的话;那么中国人说不清自己,不了解自己,岂不是一种悲哀吗?

        令我惊奇的是,出版社为方便外国友人及海外华裔子女阅读中文,不仅在《中国通》丛书里给中文加注了拼音,而且还将句中的词汇做了划分,从而彻底排除了非华语人士学习汉语的客观障碍。与此同时,书中还有英文对照,即使是中国人了解本土文化,也有了用英语介绍自己的途径。

        久闻诸多外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并在其本国的重点大学里相继开设了中国文化的研究机构;同时,来华学汉语的外国友人也越来越多。当此之时,我们中国人自己无疑更需多加努力,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 异类水浒传——蓝湖英雄

    2009-11-17

    《异类水浒传——蓝湖英雄》

    故事梗概(2)

    底 

     二十五集文学脚本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到乾坤神洞后,犀牛青奉命看管百木园。它制服了馋嘴猴、大肚袋鼠和懒熊猫等长期侵扰果木的小无赖,并结识了冷血恐龙王手下的著名战将豹子头。

        豹子头因解救即将被刺毛狗咬死的女儿小豹子,被刺毛狗设下的圈套流放到了狂风山。前往的途中险些被刺毛狗指使的四耳猪和大嘴驴暗害,幸得犀牛青相助才躲过一劫。

    到狂风山后,豹子头被猫头鹰领班打发去看管柴草坪。不死心的刺毛狗又指派它的管家瘸腿黄鼠狼和猫头鹰领班火烧柴草坪,暗算豹子头。然而却被豹子头无意发现。于是,怒不可竭的豹子头突然袭击,将猫头鹰撕得粉碎,并咬断了黄鼠狼喉咙。

        走投无路的豹子头在碧海鲲鹏的帮助下,前往蓝湖岛,投奔先期在那里称王的北方驴。没想到北方驴不念碧海鲲鹏的旧恩,深恐豹子头会夺了自己的王位,所以执意不肯收留豹子头。在追命獴、云里鹰和土地神穿山甲众英雄的再三劝说下,北方驴总算同意若豹子头三日之内能猎得动物上山,便接纳它。安身心切的豹子头,在湖外山下苦候三日,等来的竟是个良将后代青面长颈鹿。青面长颈鹿与豹子头不相上下的盖世武功,让北方驴相信,把它也留下定能制约豹子头。不不成交的英雄们虽成了好朋友,但青面长颈鹿在豹子头安身蓝湖岛后,自己却执意不肯留下而独自离去。

        那青面长颈鹿在途经彩虹旮旯时,替卖萝卜的白兔打抱不平而误夹死了地痞邋遢熊。于是,它在大小动物们的簇拥下,自己到地老洞去投了案。当地的地头老爷是三军大老刺毛狗的女婿哈巴狗。它见大小动物们都为青面长颈鹿说情,加上自己需要一个武功高强的保镖,于是顺水推舟把青面长颈鹿留在了自己的地老洞。

        此时恰逢三军大老刺毛狗要过生日,哈巴狗把一百多只从许多山沟抓来的大小动物作为寿礼,派青面长颈鹿和管家小眼鹅一起押送到金石峡谷去。

        彩虹旮旯附近的望月河边有个紫竹洼,那儿住了个英雄——天王虎。这天夜里,当地的护沟总兵长胡子骆驼和副总兵惊天雷神象在望月河边抓了个行迹可疑的鸵鸟。它们路经紫竹洼被天王虎留住吃夜宵时,天王虎发现那鸵鸟竟是来找自己商量大事的,于是把它救了下来。当天王虎从赤发鸵鸟处得知哈巴狗要给刺毛狗运送财礼时,便将鬼头狐狸、魔幻麒麟、霹雳袋鼠以及水中三杰——红河马、湖底溜水獭、翻江鳄等朋友招集在一起商量对策。由于鬼头狐狸的一条妙计,使青面长颈鹿和小眼鹅押送的所有大小动物都逃之夭夭。

    (未完待续)

  • 异类水浒传——蓝湖英雄

    2009-11-09

    《异类水浒传——蓝湖英雄》

    故事梗概(1)

    底  谓

     文学脚本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北斗七星为了不让疯狂的黑洞将光明家族的所有星辰吞噬干净,把三十六颗尚未发光的幼星抛向了地球。从此,天崩地裂,暴雨成灾;邪恶当道,善良遭殃。

        金石洞的看门犬——刺毛狗,因它那“请白羊天师出山,愚弄天下”的建议迎合了冷血恐龙王贪得无厌欲望,被冷血恐龙王提拔为请神大员。但当刺毛狗来到青红山,不但没有请到白羊天师,反因好奇,不听地头老独眼狼的劝告,击碎了一块巨大的黄蜡石,结果将压在石下洞内的三十六颗光明幼星放了出来。

        刺毛狗回到金石峡谷,只对冷血恐龙王撒谎说,白羊天师已显灵,而只字未提光明幼星的事,并将其一路抢得的美食奉献给了恐龙王。那昏君兴奋之余,当即提拔刺毛狗做了黑暗统治的三军大老。

        刺毛狗上任后,首先拿曾经管教过自己的陆军先锋金眼黑猫开刀,欲进行打击报复。病中的金眼黑猫带病出逃,途中获土龙老太公的帮助,治好了疾病。出于感激,金眼黑猫教了土龙老太公的儿子九纹龙六十四般武艺。

        金眼黑猫走后,九纹龙因保护邻里动物们的过冬食品,与乱石山的乱石三杰白花蛇、绿眼虎、短脚狼不打不成交,结为兄弟。但它因将前来抓捕金眼黑猫并焚烧自己灌木丛林的恶差役歪嘴狼致死,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在寻找师父金眼黑猫的途中,九纹龙结识了武官出生的犀牛青,并遇见了自己早年的武师斑点狗。它三个在苍山洞内畅饮飞魂甘露汁时,犀牛青偶尔听了老白猪父女遭野黑猪欺诈的不幸,于是帮助老白猪父女逃离困境。然而,它在独自去找野黑猪算帐时,失足将野黑猪踢死,为逃避地头老部下的捉拿,只得四处流浪。几经周折,犀牛青在五云神洞出了家,但半年后,因它好喝飞魂甘露汁而犯了洞规,黄牛长老见自己难以管束这头犀牛,只得打发它到乾坤山的空心神洞去修炼。途中,犀牛青替老斑马解了女儿被桃花山红鬃马所抢之围;并与重逢的九纹龙一道灭了白角出家牦牛和黑角鬼道山羊两个恶棍,为土神窟的出家老骆驼们报了仇。

         (未完待续)

  • 艺术理论研讨

    2009-11-06

    试解程俊兄风格与流派缘起说

    底  谓

        程俊兄所关注的“画家风格和流派之圈定源于画家还是观众?”在下以为,两者不可偏废。也就是说,风格和流派是画家和观众共同参与的结果。当然,画家是创造风格和流派的主体,而观众是认定风格和流派的主体。画家在“山”中,观众在“山”外。“山”中者干活儿,却难识其真面目;“山”外者不干活儿,却能见大局。
        当然,如果画家能够将自己置身于观众的角度,观众能投身于画家的实践,相信都具有圈定风格和流派的能力。
        陋见。亦望见教于兄。

  • 艺术家及艺术学派评论

    2009-10-13

    方世聪的绘画艺术及其心象派的时代意义
    底   谓

        近日,享誉东西方的法籍华人著名油画家方世聪不同时期的心象派代表作,在位于外滩的上海市档案馆集中展出,一时间成为文化艺术界的热谈话题。
        方世聪先生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5岁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上世纪60年代就读于上海美专,师从吴大羽、俞云阶等中国一流油画大师。至70年代,其肖像人物作品已于国内流传甚广,以至于到70、80年代之交,以《金发夹》、《老师》等刻画平凡人物灵魂世界的作品为代表,显示出其绘画艺术已臻非凡的程度。1987年,方世聪先生怀着勇攀世界油画艺术之巅的壮志,毅然舍弃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荣誉,踏上了海外探索之路。二十余年来,方先生的足迹遍布欧美及东南亚各地,不仅研读了世界历代油画大师的精品力作,甚至深入艺术家们的故地,亲身体验大师们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时的心境,从中把握艺术创作的真谛。在大师们思想和精神的激发下,方世聪先生的创作日益升华,《星辰》、《凯旋》、《缘生》、《巴厘岛公主》、《法国面纱》、《彩云》等大量精品在世界许多地方陆续展出,博得了法、英、德、美等国艺术圈内外的高度赞誉,甚至得到了英国王子查尔斯、法国文学、艺术界的青睐。在长期的艺术涉猎、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中,方世聪先生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感性经验,而且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美学认知,从而摆脱了必然王国的桎梏,进入了二度空间艺术的自由世界,且开创了极具时代意义的心象派。
        方世聪先生的绘画精品在沪展出后,人们不仅为其精湛的艺术感染力所震撼,同时也被心象派“以心作画”背后的艺术理念所吸引。心象派之所以能够在东西方强手如云的绘画界异军凸起,是因其在探索艺术真理的同时,还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在分析研究经典哲学一元论(描述空间关系的形式逻辑)和二元论(描述时间关系的辩证逻辑)各自利弊的基础上,对宇宙万物的内在联系、生成、互动、变化现象提出了 “三元流转变化观”。而心象派赖以发展的美学理论——“三元心象传导说”(画家心象→被画者心象→观画者心象),也是在上述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博览古今中外思想、艺术大师们对美的诸多见解,其大抵可作四类:一是将美归为客观事物本身。二是将美归于人类的主观意识。三则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四是强调美属于社会实践的产物。心象派不仅承认美具有人的主观性,同时,也承认其需要客观存在的参与。但心象派摆脱了以往美学家们从观念到观念的研究模式,由生物学入手,对人类的神经系统及其基本运作方式加以考察。他们指出,人的五种感觉神经在同时或连贯的情况下,彼此间会建立起原始通道。以后当其中一部分感觉神经被刺激,其刺激信号会经“原始通道”激活其余的感觉神经。由于被激活的感觉神经所反映的事物并非真的存在,故而心象派称之为“虚拟事物”。这种“虚拟事物”在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中成立之后,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和其他真实或虚拟事物的刺激反复重组,从而形成一个独立于客观世界的虚拟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事物对于人类神经系统的激发作用与真实事物的刺激作用具有某种等效性,因而它同样可以对人的生理、心理乃至情绪构成影响。《尸子•贵言》中有云:“心者,身之君也。”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心”不仅统帅全身,而且还是思维(虚拟世界运转)的核心。因而唐代的司马祯在其《坐忘论•收心》中说:“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这就是为什么方世聪先生会认为:只有“心象”这一概念,能够贴切地涵盖所有真实和非真实的虚拟事物乃至虚拟世界的原因。
        心象派认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其大脑神经系统中的虚拟世界,亦即他的心象。所以,心象派画家在绘制人物肖像时,不仅是在刻画画家自己的心象,更重要的是刻画被画者的心象。他们认为,只要能刻画出自己心中所捕捉到的被画者的心象,采用任何表现手法都是合理的。这一点,在心象派大师方世聪的绘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我们不是在他个人的画展上,同时看到《金发夹》、《小顽童》、《节庆》、《岛国阳光》、《圆觉菩萨》等风格、笔法乃至色彩关系完全不同的作品,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它们本出自一人之手!然而,所有这些画面人物都深刻地映现着他们被画家激活了的“心象”,以至于观者决不会将他们的身世、心念,甚至欲望混为一谈。
        一切艺术品,都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情绪来实现其存在价值的。不过心象派画家相信,艺术品是否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并不取决于画家是否有这样的愿望,而是取决于画家是否有效地将自己捕捉到的客观事物或虚拟事物的心迹,通过自己的心念,以及眼睛和手的“转译”,注入于画面形象之中,使画面形象亦具有其当有的心象。即如河水不需要设定自己怎样去运载竹木,而只需要让自己永远追随着低处向前奔流;竹木遇到奔流的河水,自然会被运载而去的。
        方世聪及其同道们经过数十年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而逐渐形成的心象派,是中国的绘画史上近百年来徐悲鸿、吴大羽、林风眠、赵无极、靳尚谊等大师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从文化本质上融和民族精神,由意念到意象,以心揣摩、随心所欲的创作硕果。就世界绘画艺术而言,心象派在美学上所确立的强调内涵的中国元素,冲破了西方后印象派以来造型艺术惟变形化的轻薄局面,给绘画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统一在理性和实践上赋予了现代价值。
  • 什么是“心象”

    2009-9-29

    答程俊兄“何谓心象”

    底  谓

    程俊兄:

       关于“心象”,比较简单地说,也就是一个人,一个艺术家大脑中打动自己内心情感的形象。
       其实,人们从视觉获得的外部形象并不是外部存在的全部。我们抓获的只是我们关注的那一部分。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能重新表达出来的形象,已不是客观本来的形象。此外由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重新组合的能力(想像、创造),因此可以将获取的外部形象进行主观的改造,从而缔造出客观中原本没有的形象。如飞机,上帝等。因而,我们通常所表现的形象,其实当属于“心象”即“自我内心的形象”。但“心象”在艺术家那里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1。美,2。能打动人。
       从上述观念出发,我们认为,在造型艺术领域强调“抽象”和“具象”,“写实”和“写意”的区分与艺术品的价值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故而钻在里面是徒劳的。

  • 追逆上古文明

    2009-9-29

    追 溯 上 古 文 明

    底  谓 

     

    我跟高亢豪爽的大西北有过近二十年的缘分,不仅亲临了“渭城朝雨”、“大漠孤烟”的诗话境界,更深知半坡遗址、秦汉古道、大唐佛塔乃至敦煌石窟等对于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原本以为,自己对这片古老的土地早已了然于胸,却不想,当我打开新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西北彩陶》时才发现,原来,西北还有一个更加博大的宝藏,自己从未访问过。

    人类使用陶器,少说也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从目前的发掘工作来看,中国各地发现的古代彩、素陶器,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都堪称世界之最。而在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以及青海等地发现的彩陶器,其跨越时间之长,文化成就之高,出现时间之早,又是无与伦比的。

    彩陶的出现,从人类改造自然的角度来说,无疑是宣告旧石器时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它的另一个要义则在于,开启了人类书画文明的曙光。人类通过绘制陶器,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事物的感受,而且美化了生活,强化了精神,甚至寄托了某种崇高的愿望。那些经过高度认同,从而用来表达族群集体精神的图案,最终被凝固为图腾。《中国西北彩陶》的作者朱勇年先生长期研究发现:“彩陶图案的主题与原始部落的图腾有关。”

    此外,由于汉字的结构属于象形文字,故其原始积累与当时人们的绘画图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相信,在汉字形成的初期,图像的符号性和文字的纪事性是交错在一起的。因而我们可以从诸如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中看到许多史前的类文字符号。我们固然不可能通过“时间隧道”再回到千万年前的文明初期,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这原汁原味的彩陶图案,感受到当时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心理活动甚至社会礼制。

    要解读西北彩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远古的信息,有一个前提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我们所考察的陶器,必须是真的。对于彩陶的鉴定,目前最权威的方法当然是碳14检测。但这一方法并不是什么人都有条件采用的。为此,《中国西北彩陶》通过对古彩陶表面的脱形、草根纹、皮壳、色彩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比较谨慎的鉴定建议,对我们这些有心追溯上古文明的人来说,实在是颇有启迪的。

    如果说,对希腊半岛古代文明的重新认同,导致了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了人们对自然以及人本身的高度关注,且由此产生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和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那么中国近现代彩陶的大量出土,也许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种缅怀,而更有可能为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注入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西北彩陶》的出版其价值还远不单单是对西北彩陶的探讨,更多的当是令普通民众也能够不同程度地对我们的文明产生兴趣、给予关注,进而发扬光大!

  • 底谓当代艺术理论谈2

    2009-8-20

    流 沙 河 印 象

    底     谓 

     

    也不知道是赶上了什么“运”,反正我第二次入蜀,才真正尝到了“蜀道难”的滋味。不过其之难也,不在乎万仞绝壁之上,而是在入川列车的硬坐之下,没搞到卧铺票,在车上当然也就只能如此过夜。好在山穷水尽之后,接着便是一道令人鼓舞的风景线,下榻的当天下午,即应邀在成都的大慈寺与几位当地的文人一起喝茶。这大慈寺高龄多少未曾查考,但我却有幸拜见了远老于大慈寺,且久闻大名的庄先生。

    孰谓庄先生?即生于战国时代宋国的那位小职员庄周,因其涂抹了一本胡言乱语的书曰《庄子》,且又给他侥幸传播于世,流芳百代,读书不多者皆言其“庄子”而不知其真名也。论常理,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庄先生,纵然他有非凡的长寿神功,也早该灰飞烟灭。不料,近年来他竟不安寂寞,也许是不忍再看芸芸众生们焦躁短命下去,总之又涂抹了一本极具现实意义的《庄子现代版》,而且纸墨未干就不胫而走,这下可把些个有识之士们乐开了怀。

    当代庄先生每年三伏皆邀知己一二,至成都近郊天下第一“幽”之青城山纳凉避暑。说是如此,其实,还不就是找个去处,摆那侃了几千年的“龙门阵”。是年,因知己们各有自己不知的事,于是,“青城牌”龙门阵黄啦,又于是有了上述的大慈寺茶聚。

      庄先生前几十年化名流沙河吟诗作赋、玩耍散文,继续行他的逍遥游,俗名余勋坦亦鲜为人知。其文也,较二十几个世纪前更辛辣诙谐,文章真意多在喜笑怒骂的笔墨背面;其诗也,虽非旧习,却操之如故,一时间《农村夜曲》、《告别火星》、《游踪》之类的诗集接踵而出,搞得不少当代人摇摇晃晃不胜喜爱。他老人家两千年前寓言故事的功底即已了得,至当代,写他个小说集《窗》乃探囊取物。令人费解的是那本翻译小说《混血儿》,他庄先生何时何地竟又悟得外语耶?!庄先生虽然仙人常说仙话,活至今日,也难逃人间浩劫。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异想天开地用墨水浇“花”,不想却长出了几根“毒草”,害人多少不知,害己确实匪浅。好在其有“无为”法宝藏身,弃笔从耕十二年而大难不死。也正是这离奇的人间悲剧,令之决心再修《庄子现代版》。

    这《庄子现代版》非《庄子》的现代版,乃当代庄子写的《庄子现代版》。其谋篇布局与两千年前基本不二;然其取材用料,措辞推理,却源于当代,寓之当代。其高也,读之不仅晓得今之庄先生的思想,亦通晓古之庄先生的精义;其妙也,人伦天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茶过两沏,香淳醉人,庄先生醉意之中道出了肺腑之言:“我写了那么多的文章、诗歌,但最为我看重的只有一本,那就是《庄子现代版》。”

    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业余川戏的唱腔声,她把我带入非非遐想的仙境深处,以至于举座何时皆起,彼此如何话别全在一片朦胧之中。只记得庄先生曾向我挥手言去,缓缓间,修长纤瘦的下肢,阔幅轻柔地载着那空灵的身躯,消失在暮色初浓的楼宇间。

      几年后,我收到庄先生用我的名字作画的签名本——《庄子现代版》。

  • 底谓当代艺术理论谈1

    2009-8-10

    从内容与技法谈当代绘画艺术的误区 

     

    底   谓

     

    关于如何把握当今绘画艺术内容与形式的问题,就众多网友的提问,谈一己之见:

    所谓当今绘画的内容和形式(技法)问题,其实也就是画什么怎么画的问题。这必须从我们常说的绘画基础谈起。对于绘画艺术而言,其基础就是前人已经确立起来了的绘画表现方式。在西方,有古典的(只重素描关系,没有色彩冷暖的)、印象派的(既重素描关系、又重色彩关系的,近代的(素描、色彩、结构组合三重关系都重的……)这些是造型基础,另外,创作也有内容基础,那就是,原始的生活纪录、中世纪的宗教幻想、近代前期的生活写实,近代后期到当代的精神写实。
    造型基础是你的武器,内容基础是你的高度。伟大的作品是对前人精湛思想、技艺的包容,而不是抛弃。所以,金字塔底部越大、它的增高空间也越大。生物对环境适应面越广,其生命力也越强。这就是人类能成为百灵之长的原因。也是追求顶级艺术的唯一出路。如果你把巨人作为你的基础……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至于所谓画什么?怎么画?这两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看历史,达芬奇的伟大就在于他解决了画什么的问题。他之前,所有画家都在把自己的才华投入塑造圣母之类的神的形象上。而达芬奇却将自己的才华送给了一个普通的村姑,一个凡人。致使后来的画家都开始搞凡人创作了。当然,达芬奇在怎么画上没有创新。因为他沿用了古典的油画技艺。

    印象派在怎么画上有过重大贡献,早期印象派将科学成果融入了油画表现之中,后期印象派将东方绘画的表象形式融入了油画之中。同时,早期印象派还在绘画内容上有相当突破,他们开始直面自然景观,走入大自然进行创作。

    由后期印象派到当代艺术,人类的绘画进入了一个茫然期,主要是失去了理性的指导。因为没有探索出有效的新的艺术理论,因而艺术家们也陷入了无所适从的状态。但这在理性上却有其合理性。

    反观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有这样几个时期相当重要,一是原始的用语言(声波)描述现象的时期,二是用语言(声波)和文字(光波)描述现象的时期,三是用语言(声波)、文字(光波)和数码(电磁波)描述现象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人类相当信赖自然现象。

    第二个时期,人类将自己的想像力无限扩大,创造出了上帝、神、佛之类的主宰,并加以信赖。后来,在科学与工业革命的震动下,人类逐渐意识到,这样的信赖是有问题的,于是,英国的经验主义抬头了,美国的实用主义盛行了。

    第三个时期,随着科学发明在我们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再次对想像力赋予高度信赖,认为想像力就是一切!这就是我们当代艺术对空想无比狂热的自然本质。

    至此,聪明的艺术家应该有所感悟,要想拥有当代优秀的表现技法,就必须在包容前人所有技法的基础上推进;要想开拓绘画内容的新领域,就必须知道人类思维意识能力现状,照准当今艺术茫然的误区,从而确定有效的前进方向。

    醒来吧!全世界的艺术家们!

  • 写在台湾著名书法家董开章先生百岁诞辰

    2009-7-30

    大爱之下方有卓绝

     

     

       

     

    我未见过开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这并非是我的错,因为当我知道开老时,他已仙逝多年。然而,我一定要谈谈开老,因为当我了解了开老之后,不谈必将铸就自己终生的遗憾。多年前,在卢湾区台胞台属举办的一个民间艺品展上,一幅笔力刚健、墨色清秀、字迹井然的小楷《朱子家训》令我受到强烈地震撼。我无法理解的是,纵使申城藏龙卧虎,也不当自己对如此高手闻所未闻哪?经多方询问方知,作者乃被台湾文化界尊为“中国历史文化大老”、“中国书法界导师”的董开章先生。

          据悉,董开章先生1909年生于浙江奉化的一座偏远山村。他六岁开始学习书法,且酷爱之,长进神速,令乡间父老刮目;青少年时,即屡受邀请为乡人书写匾额,传为佳话。如今,在奉化故乡的一座老桥上,依然存有其当初书写的“枫潭桥”三个大字。举家移居上海后,他对书法的研习依旧精益求精,恰如台湾书界长辈李超哉先生所云,董开章“初踪褚虞,继踵羲献,于《黄庭》、《兰亭》、《圣教》、《十三行》诸名帖习久研深,固早已知名于沪上矣”。开老母亲当年八十诞辰,他竟邀请了一百位书法家,分别撰写了一百个“寿”字为母亲贺寿。其中不乏两江总督陈夔龙、著名书画家齐璜(白石)、著名翰林高振霄等巨臂。开老当时在国内书画界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1948年底,开老因一桩生计业务赴台湾,结果恰逢时局变故,从此与大陆所有至爱亲朋失去联系;而其书艺也因此在大陆渐渐销声匿迹。

    孤居台北的开老,几十年如一日地深爱着海峡彼岸的妻儿。他寄希望于纸砚,书情怀于笔墨,甚至给自己取号为“天南居士”,寓意“家在地北,余在天南”。他亦深爱着如同生命般的书法艺术。在那些回乡无望的岁月里,开老以书法艺术为自己忘却寂寞惆怅的桃花源,初而沿循前古大家,继而凝多年之功力,撷取各家之精华,锻造出自家笔墨风范,升华于炉火纯青之境界。不唯如此,开老还与马木老、李超哉等台湾书界巨匠一起力扶“中国书法学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书法人才,使这一民族优秀文化在台、港乃至日、韩得到发扬和光大。

    综观开老的书法成就,当可归之为两大要素,即“心手相应”和“德艺合一”。前者乃成于开老对书法艺术的至爱,后者则成于他对亲朋、对世间的无限眷恋。前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何浩天先生在为即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董开章书画集》作序中说:董开章的一生,宁静中和,忘己忘物,日日临池,从未间断。其所有书法作品,透露其学养与性格,衍进无己,达到化境,皆入颠峰,传之于世,放之四海而皆准。董开章先生,中华书坛一代大家,对中华文化复兴之贡献,令人兴起衷心敬崇。”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老即随台湾书法团访问日本,并出席了当地的国际书道会议,受到日方参众两院的热烈接待,视其书法为亚洲之宝。八十年代初,台北历史博物馆为开老举办了盛大的个人展览,受到各界嘉许,轰动台岛书坛。其后又陆续组团,分访汉城、东京、名古屋、大阪及香港等十余海外地区,参加展出,并与当地书法界举办座谈,弘扬中华文化。开老一生之作为、之追求,实可谓大爱之下方有卓绝!

    如今,在开老百岁诞辰暨逝世十周年之际,我希望大陆的中华儿女们,也能了解和记住董开章这个在祖国书法传承上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大师。让海峡的绿涛成为浩浩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见证!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