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书画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字体:        | 上一篇 下一篇 | 打印

  近年,中山市小榄镇书画团体活动如火如荼,不少人在参加国家、省级的赛事中屡获佳绩,仅去年就有三十多人次获得各种较高的奖项,青年书协、小榄画会成为了我市“获奖团体大户”;书画培训、比赛、展览以及收藏等在人们心中已成为风雅之事,整个社会书香氛围浓郁,从老人到小孩,干部到群众,老板到员工,对书画均情有独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群众书画热潮,夫妻、兄弟、姐妹、父子(女)以及祖孙三代参与者不计其数,艺术界称之为“小榄书画现象”。


  究竟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榄书画现象的形成有其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主要有五个方面:1.书画是地方传统文化,在普及中提高; 2.艺术交往和书画收藏起步较早; 3.有承托书画的物质基础及和谐的社会环境; 4.企业家热心支持书画发展; 5.书画是文化建设的重头戏。


 
一.书画是地方传统文化,在普及中提高


  小榄地处南国,沃土良风,文脉源远,名人辈出,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书画名家,有李孙宸、何吾驺、伍瑞隆、何璟、何长清、蒋莲等。近代有李贵阳、李鼎颐、卢孟强、李耀屏、李英士、梁麟生、刘开臣等。他们的作品风采灿然,激励着后辈向学之心,而今还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书画热潮,并涌现不少新秀,2000年我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小榄又是“中国菊花文化之乡”,蜚声中外的甲戌菊花大会以及每年举行的秋菊欣赏会,除汇展万紫千红,争妍斗丽的菊花外,还展出小榄人创作的数以千计的书画作品,与菊共展,形成了“菊色缤纷、书画争辉”的盛大场面。这样,年年菊花会,等于年年书画展,于是书画就在普及中得到提高。


  小榄的书画活动大多以群众团体形成出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就成立了工人书画会,是我镇第一个艺术团体,它凝聚了一班中青年书画人士开展活动,三十年来,跋涉在艺术探索道路上;八十年代成立的青少年画会(现为小榄画会),成员几十人,并由镇长兼任名誉会长,他们在前辈的指引下,踏踏实实开展基本功练习,还经常出外写生,由此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1988年这些初生之犊还应北京美协与宋庆龄基金会邀请,携作品到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一鸣惊人,载誉而归,受到省市艺术界的关注。当时镇政府还推荐了五名画友到北京、广州的艺术院校进修,而今都成为画坛带头人;书法方面,八十年代初,一部分青年组织了“山谷书法研究会”,之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小榄书法协会。是时书协以流行书风山谷体来开展培训,颇得易于入门之妙,成为中山的特色培训,曾受到市文化局的表彰,并作经验推广。培训班一共开办了数十期,培养了近千名弟子。


  到九十年代,相继成立了青年书协、教师美协、小榄印社以及社区属下的永宁诗书画联谊会等,会员四百多人。这些会员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带动周边人群,这种艺术“感染效应”,极大地扩充了队伍。特别是青年人,他们艺术信息灵通,创新意识强烈,勇于探索实践,努力创作,很多人在参加各级赛事中脱颖而出。至今国家级的书法、美术家会员有张乃驹、黎柱成、龙锦营、刘春潮四人,省级会员二十五名,成为我省具资格会员最多的一个镇。


  另外,艺术培训中心还与学校紧密结合,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开展少年儿童书画培训班,深得广大家长的拥护;并且美术教师还利用自身优势,在学校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书画兴趣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教办为检验成绩,激励学习兴趣,每年都举办中小学生书画比赛,出版作品集;还有,社会上一些书画店、个人艺术工作室也利用本身“资源”,以开小灶的形式开办民间书画班。于是,社会自发形成了三股培训力量,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例如甲申菊花欣赏会期间,三十多间学校幼儿园的学生现场创作了一幅198米长的菊花长卷。同学们打开想象的天空,以丰富多彩的菊花题材为内容,构画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美景,为菊花大会增添姿彩,令来自省内的多位评委赞叹不已。就这样,小榄每一个时期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的整个学习阶段,都不同程度受到艺术熏陶,等于在社会上形成了全包围式的全民学书画局面,而一些出类拔萃者就成为日后走向社会的书画梯队,保证了小榄书画人才的代代延续。


 
二.艺术交往和书画收藏起步较早


  小榄的艺术交往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小榄其特有的人文环境,诱人的水乡景物吸引了省内不少书画家到来采风。八十年代初在小榄籍画家陈舫枝的穿针引线下,广州胡一川、陈金章、汤小铭、陈永锵、苏华、王恤珠、黄堃源,北京的官布、叶武林等一批画家相继到榄,他们带领画友出外写生,现场指导,使之获益良多。尤其油画水平特别突出,当时负责省群众文化的资深画家廖冰兄看到此蕴藏的潜力,还将小榄作为我省油画创作基地,以打造成油画之乡。十多年来,由于多位油画家对小榄的特殊眷顾,其高起点的指导优势,为众多的画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事实证明,这一班底气充足的画友确实不负众望,在1986年、1987年参加佛山地区美术大赛中勇夺佳绩,李立人、梁泽华、谭徳枝、叶伟明等人获得两金两银等多个奖项,令艺术界对小榄画坛刮目相看。书法方面,九十年代已普及开展,有见于此,我省欧广勇、纪光明等书家对“提高”方面尤为关注。他们经常到来指导创作。踏入新世纪,中国书协郑叔方、傅家宝、李刚田、张有清、刘恒、丛文俊、谷溪等多次来榄,举办讲座、召开研讨会,并对书友进行耳提面命的指导。多年来中国书协领导权希军、张飙、陈永正、林岫、萧风、张旭光、白煦等更为小榄的书法事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八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广大画友都纷纷投入到创业大潮中去,他们在严峻的商企博杀中,那怕云舒云卷、浮浮沉沉,然而艺术情结始终不渝。由画友梁伯强、黎柱成创办的聚龙金属工艺制品厂更与广州的艺术院校结成良好的艺术伙伴,与画友一起,利用企业运作的优势,开展艺术交流,促进了书画的繁荣。聚龙厂是我镇最早开展企业文化的厂,它得益于艺术灵感的开发,不断壮大,现已成为一间世界知名的工艺品制造企业。


  艺术交往的另一种方式是收藏。小榄是一个文化古镇,民间不乏古代字画流传,那怕是在文事式微时期,仍有不少有识之士我行我素,对书画收藏的信念没有放弃。开业七十多年的叙文斋字画鉴裱师伍权老人,见证了小榄人收藏书画的历史。他说,由于裱画店日常裱装不少古今名人书画,于是画店就成为一些书画爱好者经常叙会的地方。其间老人也引荐不少来自佛山、顺德、南海以及石岐等地的书画中人,扩大收藏交流的圈子。例如,余菊庵是我市艺臻四绝的书画家,小榄很多书画朋友和收藏界都与之交往,至今几十年来小榄人收藏他的作品不下百幅,以至他在逝世一周年后,小榄收藏协会一下子就能征集到六七十件作品,率先举办了《余菊庵书画作品展》,余氏亲属亦为之叹服,说小榄书画风气之盛,于此可见。伍权老人还说,小榄人对本土书画尤其热衷追求,人们每得到一件小榄籍书画,必视为拱璧、妥为装裱,珍之重之。一些人近年还刻意在外收集小榄籍书画,每有珍稀之作,争相追寻,志在必得。回想文革时期,文化遭劫,但小榄人对古代书画都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知道谁家藏有,都心照不宣,以利秘密转移。即使造反派收缴的一些书画,政府也不予销毁,以备日后归还。故小榄的古代书画,人为损毁的现象,实属少数,这缘于小榄纯厚的民风和百姓高雅的文化情愫。


  随着书画风气日盛,装裱业也悄然而兴。踏入九十年代,小榄已逐渐出现多间字画装裱店,字画装裱兴旺,意味着书画创作、书画收藏火热。正义路的几间字画古董店,交易频繁,成为书画文化一条街,每天吸引了一批批各地人士的到来。


 
三.承托书画的物质基础及和谐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小榄经济建设稳步快速发展,使我镇成为广东省中心镇、中山市工业强镇和区域商贸中心。目前我镇已拥有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200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332亿元,税收总额17.8亿元,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万元,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位列第七。曾获得“中国乡镇之星”、“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镇”、“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百强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国家卫生镇”、“全国绿化先进镇”、“全国首批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迅速发展的经济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政府还投放了大量资金加强文化基础建设,例如建设艺术馆、书画培训中心、文化产业基地以及规划中的百亩“菊花艺术园”。并将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把书画与经济结合起来,为书画家创造艺术经济价值提供平台。另外,镇党委、政府在大力推动经济强镇、城镇强镇、文化强镇、社会和谐四项工程中,提出“尊重富人、关爱穷人”的口号,并已圆满实现了“三个一工程“,即人人有一份工作、一份社会保险、一份医疗保险。在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和谐新小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小榄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无后顾之忧,为书画的繁荣,艺术走向千家万户提供保障。


 
四.企业家热心支持书画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家在地方的影响力是较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社会的一些主流人物,是有文化品味的人士,更何况很多企业家早期都涉足书画,往往对书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都能积极参加家乡的文化活动。例如小榄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榄菊日用制品有限公司、小榄图片社、金宇钢网厂、精美印刷厂、三德纸业等,这些企业的当家人本身就是书画爱好者。他们的参与,不但解决了活动经费,而且还利用其在社会上的影响,以连锁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各类人群。小榄从2004年开始,基本上年年都举办一次全国或全省性的书画赛展,有“小榄杯”全国县镇书法大赛,“榄菊杯”广东省首届篆刻大赛,“御林军杯”广东省女子书画大赛等,数万名爱好者寄来作品参与活动,形成了艺术交流的互动,开创了小榄与全国各地文化蓬勃交流的局面。今年,中国书协还邀请我镇文联二十多人到北京参加春茗雅集;湖北黄鹤楼著名旅游区还盛邀我镇书画界到该处举办作品展。小榄的文化品牌迅速上升。


  有些企业家还是书画协会的组织者、领头人,象小榄印社骆培华,小榄青年书协曾国荣都是牵头成立协会并被推选聘为会长的。榄菊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华,是我镇一位运筹于企业商界的实业家,同时也是一位游弋于艺海的书法爱好者。他延续父辈的书法艺术,并在公司以书法为切入点,联同书协和印社开展活动。他们以艺会友,出外参观,拜访名家,拓展眼界,还邀请国内一些著名书画家到访,举办学术讲座。每周两个晚上的书画篆刻沙龙,会员们挥毫泼墨,流丹溢彩,操刀裂石,欣赏书画,点评习作,交流收藏,形式多样。公司还联合“中国篆刻网”与各地人士沟通联系,接纳信息,使会员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今,慧眼看商机的榄菊公司,不但其宏观发展大计引起业界的重视,而且其别有特色的“榄菊文化”也引起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同时,一些企业家还直接参与收藏,粗略估计,我镇涉足书画收藏的企业家不下百人,其高雅爱好,影响带动着员工和社会人士,为家乡的书画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书画是文化建设的重头戏


  一个镇有文气就有生气,就能凝聚人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正如镇党委黄标泉书记在全国首届“小榄杯”县镇书法大赛总结时说:“而今小榄人富了,抓什么?抓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热爱文化、发展文化,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飞跃。”而书画是我镇文化的一个亮点,因此以书画为切入点来打造文化重镇就成为共识。于是,小榄的书画活动,政府对之带有倾向性的举措,每项重大活动都派出得力领导认真抓好,使每个环节都做到实处。例如“小榄杯”书法大赛,主要领导从发布新闻到组织评选、颁奖典礼等都亲力亲为,作为地方精神文明的大事来抓。其次,还以政府名义大力宣传小榄籍书画家的艺术成果,曾举办过方唐、陈舫枝、谭舜阶等人作品展览;受赠收藏方唐的原创漫画,并出版了两本画册;前年,政府还通过电视,公开向社会征集本土古代书画,以备整理出版;对现今有成就的书画人士,则分别在《菊城报》刊登其书画,鼓励多出精品;推送文化干部黎柱成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这些措施都体现了政府对书画的高度重视。


  同时,镇领导在弘扬书画方面,能做到身体力行,尤其在书法方面,他们认为,写好字是个人能力、树立良好形象的体现。作为一个干部在接受先进文化方面必须做到率先垂范,从学习书法入手,深入文化领域,增加对文化艺术的理解,提升整体素质。这样,领导作出了榜样,群众开展书画活动就更积极了。


  综上所述,小榄书画现象的成因,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有地方文化底蕴的内在资源;第二,具备承托书画发展的物质基础及一个和谐社会的环境;第三,小榄人对文化的强烈追求;第四,政府行为的大力促成。如果说前三点是必要前提的话,那么,后一点就是最关键的环节,因此,小榄书画现象的形成,政府行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部评论(1) 最新评论

  • 删除 Guest (2007-5-22 16:33:32, 评 0 分)

    我看还是这两点做得好:3.有承托书画的物质基础及和谐的社会环境; 4.企业家热心支持书画发展;
    当地艺术家的福气啊

查看全部评论(1)我来说两句

-5 -3 -1 - +1 +3 +5